中國股票市場
短讯
信貸收緊對國內開發商不利,外資趁機投資中國房地產市場
據房地產諮詢公司 Cushman & Wakefiueld 的資料,由於國內投資者資金緊張,海外投資者便抓住了收購的機會,因此2018年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增至創紀錄的2960億元。
知名機構:中國經濟下滑,避開這些板塊的美股……
專家表示,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仍在困擾市場,投資者應當警惕那些受中國市場影響大的美股。
CNBC:強勢美元對蘋果等公司的傷害比你想像的要大
週三,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的Jim Cramer說,美元走強對華爾街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並開始嚴重影響美國企業的收益。
中資銀行發行永續債能解決資產負債表問題嗎?
中國銀行股份上周發行了人民幣400億元(約合60億美元)的永續債,為中資銀行首次發行此類債券。
中國經濟放緩給美國企業帶來的影響竟然有這些
中國的經濟放緩開始給全球一些大企業帶來壓力。從矽谷到底特律,大型跨國公司都感受到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低迷的影響。
全球經濟繁榮期尚未開始就已結束
一年前,全球經濟似乎終於要重現金融危機前的繁榮局面了。而眼下,這種繁榮可能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當然,這並不是說經濟即將陷入衰退。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背後的“功臣”-銀行業渴望資金輸血
過去10年,中國主要依靠信貸增長為其經濟提供資金。而現在銀行感受到這種放貸狂潮的限制,需要在未來幾年籌集大量資本。
這些全球造船企業從中國重拳治理污染獲利
隨著中國重點解決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霧霾問題,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越來越多地轉而使用液化天然氣來取代煤炭用於取暖和其他用途,這增加了清潔能源的進口。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將聚焦中國國企
中美貿易談判代表本週三將開啟新一輪談判,屆時一個通常被忽視的問題勢必會引起美方的強烈關注,那就是中國國有企業在國內經濟中發揮的作用。
震驚:2018年中國每3.8天就誕生一隻獨角獸
上海研究公司胡潤百富的資料顯示,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與美國的貿易戰持續時間延長,但去年中國出現了97家獨角獸企業——這些初創企業的估值至少為10億美元。
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現代汽車遭遇8年來首個季度性虧損
韓國現代汽車週四意外公佈8年來首個季度性虧損,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市場汽車銷量大幅下滑。現代汽車一直在解決其在中國缺乏有吸引力的車型以及強勢品牌宣傳問題。
古人的春運:慢悠悠的路途,沉甸甸的鄉愁
又是一年的“春運”時間。掐著日子,選擇火車、飛機還是自駕……歸心似箭。
是什麼推動中國股市迎來10年來的最佳開局?
媒體:網易考拉將合併亞馬遜中國海外購業務
專家看港股: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對港股影響較大
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股市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