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
短讯
時間視窗打開 上市銀行籌謀增發融資
當前監管部門力促金融去杠杆、去通道,表外資產回表壓力較大,銀行面臨補充資本金的需求。眼下,銀行股價回到淨資產以上,行情向好,再融資時間視窗已然打開。
征信成本一年一個億 普惠金融機構直呼“不普惠”
放款機構的人均借款額只能維持在區區幾千元的水準線、貸款定價還不能過高,此外放款機構還要負擔數千萬級借款人、人均數十元的征信查詢成本,負擔並不算小。
綠色金融市場化發展提速 激勵機制和監管框架需完善
為了將“綠色”與“金融”更好地結合,針對綠色專案的激勵機制和監管框架亟待完善,綠色權益融資的路徑也有待拓寬
去年股票收益增逾三倍 保險人士直呼“驚險”
去年連連下跌的債市讓保險投資收益打了霜,所幸在股票市場押中價值藍籌,補上了在債市犧牲的收益。
2018年保費同比改善或在3月 投資風格更穩健
業內人士指出,2018年保費的主旋律是品種間的分化,預期2018年保費同比改善可能在3月份,因此,2018年保險股仍具有配置價值。
保監會細化仲介監管頂層設計 三種人三類業務受監管
在對保險仲介市場進行清理整頓之後,保監會將重點工作轉向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進一步促進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017年信託公司整體淨利增6% 民生、渤海實現高增長
2017年信託行業公司業績資料顯示平安信託以39.07億再次位居淨利潤首位;中信信託以68.01億重回營業收入第一。
南京銀行2017年淨利96.67億元
南京銀行18日發佈業績快報,公司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67億元,同比增加14.05億元,增長17.01%。
招商銀行2017年淨利701.5億元
招商銀行2017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1.50億元,同比增加80.69億元,增幅13.00%。報告期末不良貸款率1.61%,較上年末下降0.26個百分點。
流量戰偃旗息鼓 券商網路金融走向2.0時代
國內券商在網路金融領域的戰略決策正走向沉靜和分化。有的券商逐漸淡化經紀業務中的“網路金融”元素,更多券商則在逐漸克服對增量的渴求,聚焦存量做好服務。
基金銷售寡頭格局明顯 中小協力廠商難突圍
投資者對於平臺的黏性並沒有那麼強,依舊是會選擇產品種類更全、費率更低的平臺,但資源的傾斜已經看出分化。
監管出手借貸業務遭禁 私募基金回歸資產管理本源
近期,監管部門出臺新規,對委託貸款業務做出嚴格規定,禁止私募基金從事借貸類業務。
中國移動支付升級 便利境外人士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之際看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新動向
上證早知道│剛剛,特斯拉股價重返1600美元,蘋果再創新高!國內概念股會跟嗎?
上證早知道│美股狂歡!疫苗概念股暴漲20%,銀行、石油股均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