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監管出手借貸業務遭禁 私募基金回歸資產管理本源

中国财富网
2018-01-24 13:49

已收藏

近期,監管部門出臺新規,對委託貸款業務做出嚴格規定,禁止私募基金從事借貸類業務。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多管齊下,是為了打擊影子銀行、控制金融風險。對於私募來說,正好借此機會回歸本源,主攻股權、證券類資產管理業務。

監管齊出手

禁止私募從事借貸業務


1月6日,銀監會下發《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明確商業銀行不得接受“受託管理的他人資金”發放委託貸款。

為配合銀監會新規,1月12日,基金業協會發佈《私募投資基金備案須知》,禁止私募基金從事借貸活動,對於底層標的為民間借貸、小額貸款、保理資產等屬於借貸性質的資產或其收(受)益權,通過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方式從事借貸活動的產品,2月12日之後將不予備案。

海峰科技CEO林虹認為,禁止私募從事借貸活動是資管新規去通道、去同業,回歸本源的重要環節,也是一行三會聯合行動,公平行動,不留監管窪地的最後一個環節。“根據銀監會新規,規範了銀行業本身的委貸業務,這是源頭管理;隨後,銀監會叫停信託資管計畫不得做委貸;而後,證監會又叫停基金專戶和券商資管投信託貸款。最後就剩下私募這塊窪地,協會發佈備案須知,圍堵三類私募非標業務,堵上漏洞。”

利得金融合規總監鄭元迪表示,銀監會新規明確資管計畫不能發放委貸,包括有限合夥基金,從大的方向來說,所有募集的資金都不能發放委貸。這個動作核心在於控制影子銀行,所謂影子銀行就是沒有貸款資質的公司或主體,發放貸款或者委託貸款,其最大的風險點在於可能導致金融市場不穩。

長富匯銀投資產品總監王巨集源表示,監管想一次性打掉與影子銀行相關、以固定收益為主的借貸業務,也就是“明股實債”產品。深圳一家私募合規負責人也表示,有些機構想繼續用股權類管理人以“明股實債”來發“固定收益”類產品,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了。

回歸資產管理本源

部分私募積極轉型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於私募基金行業來說,禁止借貸類業務有利於回歸資產管理業務的本源。

鄭元迪表示,金融機構中允許從事放貸業務的主要是銀行、信託、小貸公司等。證監會監管的主體不具有放貸資質,而從事資管業務的機構通過發行資管計畫變相放貸,如委託貸款。監管要求資管公司的資管業務回歸本源。

王宏源也認為,金融回歸本源,各歸各位、各司其職,而私募基金本源是股權和證券投資業務。前述深圳中型私募合規負責人表示,回歸行業本質,有核心投資能力的私募機構機會更多,而假以“私募”包裝、不符合私募本質的“偽創新”金融產品終將落幕。

業內人士也表示,在監管的引導下,一些私募已開始業務上的轉向。富國大通資產總裁助理沙泉表示,禁止借貸類產品備案後,私募基金實質上只有證券類和股權類牌照可以經營,私募基金開啟回歸主動管理時代,這背後都需要強大的投資研究和管理團隊。同時,在國家鼓勵直接融資的政策下,更多的融資主體將從債權融資轉為股權融資。預計未來私募產品股權類投資占比將快速提升。從2017年私募基金備案情況看,股權類的數量已有快速增長勢頭,說明私募已經意識到轉變業務結構的重要。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