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國證券報獨家獲得晨星估算的海外六大資管機構管理規模資料。資料顯示,2018年前11個月,Vanguard、Fidelity、iShares、BlackRock、State Street、Dimensional這六大機構共吸金5605.7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83萬億元(BlackRock的數據中剔除了其子公司iShares,下同)。
六大資管巨頭吸金近4萬億元
根據晨星統計,2018年11月,Vanguard、Fidelity、iShares、BlackRock、State Street、Dimensional六大機構均迎來資金淨流入。具體來看,2018年11月,Vanguard、Fidelity、iShares、BlackRock、State Street、Dimensional這6家機構的單月淨流入分別是160.88億美元、182.66億美元、316.61億美元、11.85億美元、111.86億美元和8.36億美元,合計吸金792.21億美元。
加總2018年前11個月的資料顯示,上述六大機構資金分別淨流入2351億美元、978.18億美元、1323.1億美元、434.56億美元、209.78億美元和309.1億美元。這六家機構前11個月共吸金5605.7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83萬億元。
從管理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11月,Vanguard、Fidelity、iShares、BlackRock、State Street、Dimensional的管理規模分別為4.97萬億美元、2.36萬億美元、1.78萬億美元、1.13萬億美元、0.83萬億美元、0.45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2018年國內基金頭部公司管理規模亦有明顯增加,但總規模依然遠不及海外資管巨頭。金牛理財網統計顯示(不含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債券基金),截至2018年底,排名前四名的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均超過2000億元。其中,易方達基金以2553.23億元的規模排名榜首,前十名還有博時、華夏、嘉實、南方、廣發、中銀、匯添富、招商和工銀瑞信。
ETF前景廣闊
從美國市場來看,ETF無疑是發展的主流。有資料顯示,2018年美國市場ETF資金淨流入達到3154億美元,位列美國ETF史上資金年度淨流入第二位,僅次於2017年的4761億美元。
國內市場同樣體現出這一趨勢。在2018年公募權益規模大大縮水的情況下,ETF份額的大幅增長成為一抹難得的亮色。資料顯示,2018年權益類ETF增加1460億份,規模增長超1700億元,部分ETF在2018年吸金超1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在資產管理行業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鞏固權益投資優勢成為公募基金未來發展的共識和抓手。此時,能夠承載大體量資金入市、風格明顯的ETF等工具型產品被擺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位置。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金融工程部總監表示,ETF基金規模大則代表流動性好,流動性又和過去的規模有關;公司佈局早則意味著其業務系統的穩定性、人員熟悉程度,運維的安全性等各個方面已經經受住時間考驗,更受銀行、保險等機構資金青睞。在頭部公司都完成佈局以後,恐怕難再有彎道超車的案例,因此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尤其在銀行理財子公司即將入局資管行業的背景下,任何公募巨頭都不希望失去主動地位。
六大資管巨頭吸金近4萬億元
根據晨星統計,2018年11月,Vanguard、Fidelity、iShares、BlackRock、State Street、Dimensional六大機構均迎來資金淨流入。具體來看,2018年11月,Vanguard、Fidelity、iShares、BlackRock、State Street、Dimensional這6家機構的單月淨流入分別是160.88億美元、182.66億美元、316.61億美元、11.85億美元、111.86億美元和8.36億美元,合計吸金792.21億美元。
加總2018年前11個月的資料顯示,上述六大機構資金分別淨流入2351億美元、978.18億美元、1323.1億美元、434.56億美元、209.78億美元和309.1億美元。這六家機構前11個月共吸金5605.7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83萬億元。
從管理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11月,Vanguard、Fidelity、iShares、BlackRock、State Street、Dimensional的管理規模分別為4.97萬億美元、2.36萬億美元、1.78萬億美元、1.13萬億美元、0.83萬億美元、0.45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2018年國內基金頭部公司管理規模亦有明顯增加,但總規模依然遠不及海外資管巨頭。金牛理財網統計顯示(不含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債券基金),截至2018年底,排名前四名的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均超過2000億元。其中,易方達基金以2553.23億元的規模排名榜首,前十名還有博時、華夏、嘉實、南方、廣發、中銀、匯添富、招商和工銀瑞信。
ETF前景廣闊
從美國市場來看,ETF無疑是發展的主流。有資料顯示,2018年美國市場ETF資金淨流入達到3154億美元,位列美國ETF史上資金年度淨流入第二位,僅次於2017年的4761億美元。
國內市場同樣體現出這一趨勢。在2018年公募權益規模大大縮水的情況下,ETF份額的大幅增長成為一抹難得的亮色。資料顯示,2018年權益類ETF增加1460億份,規模增長超1700億元,部分ETF在2018年吸金超1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在資產管理行業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鞏固權益投資優勢成為公募基金未來發展的共識和抓手。此時,能夠承載大體量資金入市、風格明顯的ETF等工具型產品被擺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位置。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金融工程部總監表示,ETF基金規模大則代表流動性好,流動性又和過去的規模有關;公司佈局早則意味著其業務系統的穩定性、人員熟悉程度,運維的安全性等各個方面已經經受住時間考驗,更受銀行、保險等機構資金青睞。在頭部公司都完成佈局以後,恐怕難再有彎道超車的案例,因此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尤其在銀行理財子公司即將入局資管行業的背景下,任何公募巨頭都不希望失去主動地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