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盛松成、沈新鳳:央行直接購買股票或者ETF的理由不成立

中国证券网
2019-01-09 15:19

已收藏


近期,市場出現了中國人民銀行可能考慮購買股票的傳聞。我們認為,央行直接購買股票或者ETF的理由不成立。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法無禁止即可為,理論上,中國人民銀行法並沒有明令禁止央行購買股票或股票ETF的行為。但是,從各個方面考慮,央行都沒有必要直接購買股票。

第一,目前中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定,央行沒有必要進入股票市場。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僅日本央行有購買股票或股票ETF的先例,其目的無外乎兩個:金融穩定、貨幣寬鬆。截至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定,股票市場經歷2018年的大幅下跌,已經進入底部區間,估值較低,股票市場總體上是健康的。2018年以來,國家也已經通過多個途徑化解股權質押風險。因而央行沒有必要參與購買股票。此外,平准基金已經可以有效應對股票市場波動風險,沒必要另起爐灶。

第二,央行購買股票容易加大股價波動性,很可能擾亂市場定價功能。散戶在我國股票市場的占比較高,容易追漲殺跌,加劇市場波動。央行直接參與購買股票,很可能擾亂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如果出現跟風行為,反而會進一步加大股價的波動。若央行購買ETF,那麼無論是指數型ETF還是板塊型ETF,均沒有很強的意義。有觀點認為,央行進入股票市場,可以支持某些重點領域的發展。我們認為,行業發展更加依賴其他的貨幣政策工具、財政政策以及產業政策,而不是通過央行進入相應的股票市場。

第三,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裡儲備工具較多,目前仍應該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我國目前實行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工具箱裡的工具有很多,無論是數量型、價格型工具,或者總量型、結構型工具,比如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TMLF、MLF、PSL等等。通過央行購買股票來施行貨幣政策不現實,容易使得市場將股票漲跌和央行貨幣政策綁架起來,這是不理性的。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央行工作會議均提出貨幣政策保持穩健,而非大水漫灌。而央行直接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無異於“直升機撒錢”。考慮到由此而新增的貨幣供應首先是由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獲得,而不是直接進入實體經濟,此舉更加不符合我國當前的貨幣政策取向。實際上,2008金融危機之後日本央行的貨幣寬鬆效果一直不理想,根源在日本自身的經濟結構問題,並非貨幣政策大水漫灌可以解決。

第四,央行進入股票市場,將出現監管難題,並且容易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居民和機構來投資股票,由交易所和中國證監會監管。同時,證監會也可以控制協調平准基金的運作。如果央行直接買股票,應該由誰來協調,由誰來監管?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沒有人回答得了。

第五,健康的股票市場決定於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制度改革。上市公司要有好的經營意識,真正努力做成好公司,做成“百年老店”,做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資本市場改革任重道遠,如何從上市、交易、退市等多個方面深化改革,構建健康的資本市場,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盛松成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新鳳為東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