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消費品

新能源車企“年末放量” 三重因素共振促增長

中国证券网
2016-12-15 14:17

已收藏

因受“騙補事件”餘波及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面臨調整的影響,國內新能源車產業曾一度放慢增速。但在11月份,形勢又有新的變化,數家新能源車企產銷量大增,呈現比較異常的年末放量之勢。在車企大膽擴產甚至勇於“加庫存”的背後,究竟隱藏了怎樣的真相?

  
根據已披露的資訊,11月份,A股上市公司中,力帆股份、曙光汽車、廣汽集團等的新能源車產量、銷量均大幅增長。其中,廣汽集團與比亞迪的合資公司——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比亞迪”)最為“高歌猛進”,11月單月產量相當於今年前10個月總產量的4.89倍,且大量車輛還未售出。今年前11個月,廣汽比亞迪共生產377輛,但只銷售出了84輛車,即有293輛未售出。在上述377輛車中,11月單月的產量就達313輛。昨日,記者致電廣汽集團相關人士獲悉,廣汽比亞迪年底放量是其已有訂單在手。

  
同樣,曙光股份的銷售資料也不同以往。其11月份的新能源客車產銷量均大幅增長。公司11月單月生產新能源客車203輛,環比10月份增長46%;11月,公司新能源客車銷量為61輛,而10月份未銷售出1輛。同時,儘管今年前10個月的未售出車輛已達532輛(產銷量之差),但曙光股份卻進一步擴產,導致庫存量再度提高。截至11月末,曙光股份未售出的新能源客車達674輛。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曙光股份累計生產新能源客車750輛,但累計銷量僅為76輛。

  
再看力帆股份,其11月份新能源車產量為489輛,較10月份的125輛增長291.2%;對應銷量為472輛,較10月增長105.2%。昨日,力帆股份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對外披露的新能源車主要為低速電動車,不享受政策補貼;11月單月產銷量環比大幅增長,更多是源於市場需求等因素。

  
從行業整體來看,新能源車年末放量已是普遍現象。來自汽車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11月國內新能源車產量為7.2萬輛,同比增長12.8%;新能源車銷量6.5萬輛,同比增長6.4%。其中,純電動車產銷分別完成6.4萬輛和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8%和27.4%;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產銷分別完成0.8萬輛和0.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7.5%和56.6%。

  
業內人士認為,年末放量源於多種因素。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首先,這主要是源於需求增長,而地方對傳統能源車的限購(限牌)政策是推動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二是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退坡前的“搶購”效應。儘管新能源車補貼新政尚未出爐,但新能源車補貼逐步退坡已是大勢所趨。在2017年補貼尚不明確的情況下,消費者希望搶在補貼退坡前購車,加上部分車企為沖銷量而進行優惠促銷,都導致年末新能源車產銷量異常上升。

  
對部分車企11月份產量遠高於銷量的現象,則可能是因為工信部12月初公佈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4批)。一家產業鏈上市公司的高層透露,部分車企此前已拿到訂單甚至已經銷售,但因未進入推薦目錄而無法享受補貼,因此一直未在帳面上確認銷售。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4批)後,這部分車企就可以迅速達到“產銷平衡”了。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