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的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上,發言人沈丹陽介紹了上半年商務領域的一組組“倍增”資料,讓我們看到了新增長動力“湧動”。上半年,哪些行業在“倍增”?
“倍增”領域契合產業轉型升級
在上半年的商務運行資料中,增長逾100%的資料頻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6.9%。高技術服務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吸收外資顯著增長,其中資訊技術服務業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05.9%,醫藥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7.8%。在我國的對外投資中,流向製造業的對外投資上半年增長245.6%,其中流向裝備製造業的投資額同比增幅達5.4倍,流向醫藥製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娛樂用品製造業等領域的對外投資增幅均超過4倍。長江經濟帶的對外投資表現活躍,整體正增長2.2倍,其中上海對外投資增長162%,浙江增長173.8%。
除了這些具體的“倍增”點,沈丹陽還列出了“亮點”的行業、領域:進出口領域一個較快增長點是包括跨境電商、市場採購在內的新型外貿商業模式;高技術製造業中的醫藥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和儀器儀錶製造,吸收外資額明顯高速增長;對華大額投資的企業所屬領域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電池、飛機零部件、積體電路和晶片、醫療、養老、電子商務、雲計算、物聯網等。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外貿的轉型升級與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相一致,這些成長快的新增長點和新業態,也都是我們轉方式調結構的成果所在。比如外資集中流向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是因為中國市場的機會不再像以往,投什麼都可以掙錢,想掙錢就要找到我國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方向。這些高新技術領域不僅獲得國家政策上的支持,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對外投資快速流向製造業,從中可看出,我國製造業裡,正在湧現出一批巨頭企業,它們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資源整合優勢、產業鏈優勢,有一定的規模經濟和國際化的經營戰略,將國內市場做腹地,以在國際市場配置資源、通過合作佔領市場、構建完整產業鏈等為考慮,不用再像以往,主要去投一些低門檻的產業,也反襯出我國產業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白明說。
商務部辦公廳主任孫繼文對記者說,從上半年商務運行態勢看,新動力、新業態正在形成,反映了商務工作落實、推進供給側改革所採取的系列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
白明認為,雖然目前新動力的快速成長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對舊動力的替代關係上,但是在未來,還是要往新舊方式結合,良性互動,共同做大“外貿”這塊蛋糕的方向上努力。而從大型成套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高增長、民營企業出口占比穩步提高、與“一帶一路”國家經貿關係發展良好、在進口上利用大宗商品的低價格補庫存等方面,都能看出“向好”表現突出。
開放戰略助力“倍增”
上半年,這些行業、領域的“倍增”,得益于自貿區建設等改革開放戰略。
在改革上,四個自貿區建設的快速推進是一大亮點。商務部的資料顯示,目前,四個自貿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實施率已超過90%。自2015年至今年6月,四個自貿區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1萬家,合同外資金額達到8000多億元人民幣,自貿試驗區的電子商務、融資租賃、科技研發、現代物流和文化創意等領域成為對外資最具吸引力的熱點。
孫繼文透露,目前,商務部正牽頭對四個自貿區的試驗效果進行評估,有關下一步將如何複製推廣自貿區先行先試經驗的工作也正“緊鑼密鼓”地推進。沈丹陽也說,對於四個自貿區的可複製推廣經驗,商務部正加快總結,並會在條件成熟時進一步推出。
在開放方面,“中美、中歐BIT(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都在取得積極進展。”孫繼文說。
中美BIT第26輪談判17日在北京結束。本輪談判中,中美雙方不僅就協定文本的遺留問題取得積極進展,還圍繞6月中旬交換的“負面清單”改進出價展開深入磋商。商務部網站17日消息稱,下一步,雙方將加快推進談判,以達成一項互利共贏的高水準投資協定。
另外,中國與歐亞聯盟經貿合作夥伴協定的首輪談判也即將啟動,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也正在加快進程。
據沈丹陽介紹,6月,中方與歐亞經濟委員會共同簽署《關於正式啟動協定談判的聯合聲明》後,雙方將儘快啟動首輪談判。談判的具體內容可望包含力爭早日達成雙方貿易和投資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如何在海關管理、檢驗檢疫、技術標準、貿易救濟、競爭政策等領域制定一系列貿易便利化措施;在農業、工業、能源、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雙方如何開展政策對話,加強資訊交流等。
在同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高燕透露,採取措施提高中國-東盟的雙邊經貿合作水準,將加快RCEP談判進程,並以中方與東盟國家合作興建的各類經貿園區為抓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