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私募發揮專長爭做外資“管家”

中国证券网
2017-10-23 11:16

已收藏

中國市場興趣漸濃,積極在海外申請牌照資格、發行基金,給外資當“管家”。

瞄準海外投資者

發揮中國市場投資優勢


據記者瞭解,近兩年,重陽投資、樂瑞資產、大岩資本、華夏未來資本等國內知名私募都在積極佈局海外業務,吸引海外機構資金進入中國市場。

“我們跟境外的投資者交流,發現他們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這種興趣體現在投資中概股、香港上市的中資股,還有通過互聯互通方式直接投資A股,包括港股通、債券通等。”深圳某大型私募董事總經理告訴記者,中國市場仍是高貝塔市場,中國的債券和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利差。境外的主權基金、養老金等投資者對中國市場關注度提升,將是明年國內市場的機會和增長點。所以,公司明年的戰略是境內外佈局相結合,以香港作為平臺,申請資管業務9號牌照,吸引海外資金投向國內,通過互聯互通交易國內標的。

北京某大型債券私募董事長表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股市和第三大債券市場,金融市場趨向穩定,海外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配置需求增加。“在中國相關的資產上,中國的投資機構有天然優勢。我們在香港設立機構,拿到了9號牌、債券通資格,希望吸引海外的養老金、保險資金、捐贈資金等長期投資者,為國內債券、股票市場引進海外機構力量。”

前述深圳私募人士也表示,公司今年已經在境外發行了兩隻海外基金,主要交易標的是港股、中概股、互聯互通標的等。“今年港股市場表現較好,公司採取基本面投資方式,主要投了地產股、汽車股等,多頭產品實盤收益較高;同時,多空產品採取在境外用借券方式進行對沖,表現較穩健。”

走向國際舞臺

仍需解決“對話障礙”


瞄準海外投資人,國內私募走上國際平臺,爭當外資“管家”。對於國內私募來說,優勢在於對中國市場、上市公司等更加熟悉,能夠發揮中國資產的投資專長;劣勢則是對接海外投資人,仍存在“對話障礙”,包括託管、行政制度,而且業績考核標準等也都不一樣。

上海某大型私募香港公司CEO表示,中國私募在國內有品牌和業績,但到了海外市場並不一定被認同,海外投資者不僅關心回報,還關心回報是怎麼來的、能否持續,他們在運營、合規風控上有要求更高。“我們在中後臺做了大量投入,包括人員配備、內部流程、運營商等,都是按國際標準做的。”

前述深圳私募人士也告訴記者,“從國際投資者的認可度來看,國內基金總體偏弱,我們儘量做得更加規範。現在主要考慮通過香港的牌照,向國際投資者展示實力。因為香港跟國際標準接軌,溝通比較密切,希望通過香港的持牌,增加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關於海外業務的發展規劃,該深圳私募人士表示,將利用自己的強項,比如境外的量化基金,去吸引投資者。同時進一步完善策略,結合價值投資,形成一種比較綜合的策略。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