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滬港通

互聯互通北向穿透式監管方案落地

中国证券网
2017-12-01 09:21

已收藏


被香港監管機構提上議事日程已有一年之久的“穿透式監管”、“一戶一碼”有了最新進展。昨日盤後,香港證監會宣佈,將為滬股通和深股通引入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另據港交所發佈的資訊,這一新制度將在與市場各方溝通、系統變更以及演習之後,於2018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這也意味著,內地和香港兩地的同步看穿式監管邁出堅實的一步。

識別字制度將先在北向交易實施

內地和香港市場在交易制度、投資者結構、投資理念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而在跨境交易監管中,帳戶管理體系方面的差異尤為明顯。

就內地市場而言,監管機構可以直接看到投資者交易及持股情況,即實施“穿透式監管”。而香港的市場監管是兩級制度,交易所直接跟會員(券商)打交道,會員(券商)跟客戶打交道,雖然風險分層釋放了,但交易所和監管當局對每名投資者的交易情況,遠不如內地那麼清楚。投資者可能通過滬、深股通隱匿身份交易內地股票,給監管帶來嚴峻挑戰。

“由於香港市場無法‘看穿’投資者帳戶,監管部門無法瞭解每個交易訂單背後實際投資者的情況,跨境執法的效率和效果也會受到影響。”有資深香港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為加強交易監管、防範跨境業務風險,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大力推動香港市場北向投資者看穿式監管,並達成了共識。一年來,為落實兩地證監會達成的共識,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及中國結算公司聯合研究北向投資者身份識別相關業務細節,制定具體方案,港交所則于昨日向市場公佈了詳細方案。

具體而言,港交所市場參與者將按標準格式為每一名北向交易客戶編派一個券商客戶編碼,並向香港交易所提供客戶的識別資訊,包括客戶名稱,身份證明檔的簽發國家、類別及號碼等,香港交易所會將有關資訊交予內地交易所。

港交所參與者提交北向交易買賣盤時,必須附加相應的券商客戶編碼。若無附加或格式不正確,該買賣盤會被港交所拒絕;若附加的券商客戶編碼無效,該買賣盤也會被內地交易所拒絕。

券商客戶編碼及客戶識別資訊僅供監管機構監控及監察市場之用,不會用於結算及交收,亦不會提供給公眾查閱。此外,港交所參與者使用投資者的個人資料作前述用途前,會先按規定取得投資者同意。

香港交易所聯席集團營運總裁兼市場主管李國強表示,目前擬定的模式高度重視保障隱私,投資者可選擇是否參與北向交易,而投資者識別字亦由各券商自行分配,這些安排既滿足監管規定,又能同時照顧到市場參與者的關注,是比較適合的模式。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透露,兩地證監會同意在滬股通及深股通實施投資者識別字制度後,儘快為港股通引入類似制度。“長遠而言,我們計畫為所有在香港聯交所進行的交易實施投資者識別字制度。”歐達禮稱。

跨境監管協作機制不斷強化

此次跨境監管協作的升級,得益於前期監管機構的緊密合作。早在深港通開通之際,中國證監會便與香港證監會就滬、深港通跨境聯合監管簽訂了合作協定,在監管執法、資訊交換、投資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合作機制。

在此合作框架下,滬、深、港交易所建立了跨境聯合監管機制。比如,建立定期跨境市場監察聯席會議機制,三所市場監察部每季度召開會議,就市場監察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充分溝通,探討解決方案。“深港通開通至今,三所已經召開4次季度聯席會議。”深交所市場監察部相關人士透露。

為了防範極端情況下滬港通、深港通因重大交易異常引發市場異常波動,三家交易所根據自身市場交易特點,共同研究制定風險應急處置措施,以維護互聯互通機制平穩有效運行。此外,三所還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的監管合作,為兩地跨境執法提供必要資料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深港通開通近一年來,兩地交易所從即時監控、跨境協作、北向交易看穿式監管等多方面著手,為深港通構建出一道有效防範跨境交易風險的安全網。

這一安全網包括完善深港通市場監察系統、強化盤中即時監控力度和提升跨境違法違規線索發現能力。比如,對於在監管中發現的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根據兩地聯合監管機制,深交所可以發函提請港交所調閱帳戶資訊,並根據回函,對相關帳戶交易行為進行深入分析,視乎具體情況採取進一步措施。“截至目前,兩地互相提請調閱帳戶資訊近50次。”深交所市場監察部人士透露。

而在香港市場北向投資者身份識別機制建立後,這道安全網的運行效率將大大提升。“滬深交易所將通過即時識別投資者,對發生異常交易或涉嫌違法違規交易的投資者直接採取監管措施,從而有效消除投資者監管套利空間,為打擊跨境違法違規行為提供有力支援。”深交所相關負責人指出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