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地方債發行提前 基建投資增速料回升

中国财富网
2019-01-10 09:06

已收藏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務限額合計1.39萬億元。業內人士日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地方政府將在1月下旬開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較往年有所提前,全年地方債供給料增加。地方債放量為基建提供資金來源,使基建投資增速回升,有望支撐2019年經濟增速。

地方債1月下旬開始發行

從2016-2018年的情況看,每年前兩三個月往往為地方債發行空檔期,其中,2018年新增債發行閘門5月底才開啟。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Wind資料計算,從前兩個月的情況看,2016年、2017年地方債發行量分別占全年的2.76%、0.33%;如果以前三個月的情況看,則分別為15.81%和10.89%。

專家認為,年初發債晚的主要原因是當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要等3月份得到授權後才能啟動發行。近年來,各地多數在5月左右調整預算,也是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偏慢原因,因此常常出現上半年無債可用、下半年集中發債情況。2018年年末,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前授權部分限額,有利於儘早發行地方政府債,實施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對沖宏觀經濟回落風險。

2019年地方發債節奏將與前兩年不同。業內人士透露,從1月22日起,河南、福建、天津、雲南、四川、浙江等多地將開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月發行總規模預計超過2400億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表示,預計2019年1-4月發行節奏將按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節奏加快發行。根據提前下發的1.39萬億元規模估計,平均每月發行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2018年發行地方債相關條件就已動員起來,承銷商團隊、評級機構都已調集起來,各方對2019年發債節奏有過預期和調整,1月發行速度也不會顯著弱於2-4月。不過,具體發債進度要按專案進度決定,還要考慮春節等因素,發行速度因省而異。

趙全厚預測,新發債當中可能以專項債為主,綜合預期收益率、專案大小、回收期限長短和金融市場資金供給情況等因素考慮,專項債發行年限可能以5-7年為主。

從全年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2019年地方政府預算收入可能達25.3萬億元左右。假設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與預算收入之差相當於2016年和2017年均值,那麼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接近3.3萬億元,扣除地方政府一般債增量後,餘下地方債專項債增量約2.2萬億元。從總體看,2019年新增國債與地方債供給可能達到5.2萬億元。加上2019年還有不到3.3萬億元政府債券到期,假設其中90%到期續作,那麼全年政府債券供應量可能在8.2萬億元左右。

放量利好基建投資

自2018年12月5日以來的一個月時間裡,國家發改委共批復了8個城市與地區的城市軌道與鐵路專案(包含新增),包括重慶、濟南、杭州、上海、長春五個城市軌道交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新建西安至延安、江蘇省沿江城市群三個區域鐵路建設,總投資約為9302億元。

摩根士丹利華鑫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審批項目數量已增加,有部分基建專案已下放到省一級政府。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地方政府本身具備基建意願。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認為,在城投、短融、私募、信託等管道趨嚴後,“開前門”成為彌補融資缺口不二法門。根據“穩投資”政策實際需要,擴大地方政府債券新增發行規模,是滿足地方政府基本融資需求主要方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認為,地方政府債券額度繼續提高,發債進度將提速。在地方政府資金壓力得到緩解推動下,基建投資也有望穩定增長。2017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速達19%,但2018年11月累計同比增速回落至3.7%。考慮到最近兩月增速回升和2018年低基數,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將回復到2016-2017年水準。按照2015-2017年平均增速水準估算,北大光華課題組預計2019年新增基建投資將比2018年增加3萬億元以上。

“2019年宏觀政策明顯轉向,著力點在於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2019年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將確保重要基建項目資金來源,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具體方向上,或加快5G通訊、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基建專案執行進度會明顯加快。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長10%,成為拉動投資關鍵力量。

天風證券固收分析師孫彬彬表示,地方債額度提前下發,可平緩地方債資金投放節奏,對基建投資具有一定拉動作用,特別是一季度。但是,基建投資還需考慮專項債淨增量問題,當前隱性債務防範化解壓力較大,不考慮地方政府投資行為和投資意願,單從存量地方政府債務妥善化解角度,專項債是否可完全用於新增專案資金用途上,是基建增速反彈高度重要前提。特別要注意的是,棚改專項債增加可能僅僅是結構調整結果。

發展債券市場 擴大投資者範圍

專家表示,未來5年內,我國地方債市場很可能發展成為世界最大地方債市場。發展地方債市場是去杠杆重要方式。

2018年底,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在原有主要券種投資者持有結構中增加地方債資料,首次公開地方債投資者持有結構資料。該資料顯示,2018年12月末,地方債託管總金額18.07萬億元,其中17.69萬億元託管在銀行間市場,占比97.92%。在所有地方債投資者中,最大的持有機構為商業銀行,合計持有15.33萬億元地方債,占比84.82%,其中全國性商業銀行持有規模占總規模的73.26%。

專家認為,擴大投資者範圍是地方債市場發展重要方面。目前主要是國有銀行持有債券,二級市場還不夠活躍,投資者缺乏管道瞭解金融產品在市場上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地方債價值發揮。應鼓勵個人投資者參與地方債市場。對個人投資者額度較小問題,可借鑒美國地方政府債券運作機制,成立互助基金,讓個人投資者通過基金方式購買。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認為,除投資者比較單一以外,債券設計也是重要方面。債券設計要專項、透明,說明債券用途;要有風險評估,定價要採用市場定價方式,合理評估地方政府信用,讓投資者根據風險投資債券,不能把“垃圾債”進行剛性兌付,增強投資人積極性。此外,從期限而言,可設計期限較長債券,防止期限錯配,市場流動性增強情況下,持有者也不必從頭持有到尾。目前,我國債券市場仍不發達,但是具有很好的“底子”,3-5年內應有較大發展。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