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市政債”發行大幕開啟。近期,廣東省發行了我國首批收費公路專項債,此外,北京、福建、河北、廣東等多地已相繼發行了土地儲備專項債券。
業內分析,“開前門”效應將逐步顯現,未來專項債的發展有望提速,也將帶來更多的機遇,或拓寬基礎設施領域融資管道。總體來看,當前地方債風險總體可控,“疏堵結合”防範地方債風險將成為當前和下一階段的重點。
開啟 多地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
日前,廣東省財政廳招標發行2017年廣東省本級政府收費公路專項債券。這標誌著,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日前聯合印發《地方政府收費公路專項債券管理辦法(試行)》之後,我國首個地方政府發行的公路債已經浮出水面。
上述管理辦法明確了2017年在政府收費公路領域開展試點,發行收費公路專項債券,規範政府收費公路融資行為。這同時也是財政部為規範地方發債開的又一道“前門”。在此之前,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發佈《地方政府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土地儲備領域先行試點,地方政府為土地儲備舉借債務採取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方式。
發行層面,土地儲備專項債也先於收費公路專項債,近期,北京、福建、河北、廣東等省市已經相繼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
其中,第一批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由北京市發行,規模90億元,全部為新增專項債券,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朝陽區、東城區、石景山區、大興區等相關土地專案的開發。債券的本息償還資金根據不同債項,分別來源於朝陽區、東城區、石景山區、大興區對應地塊未來獲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8月4日,河北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試點發行第一批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本批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發行總額41.8億元,全部為新增專項債券,共涉及石家莊、邯鄲、承德、秦皇島四個設區市。
河北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本批土地儲備專項債券以設區市為單位組織發行,河北為全國首家同時發行多個設區市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的省份。除市本級使用債券資金外,還包括三個省財政直管縣,同步發行,同步使用,節約了時間成本。此外,此次發行的單期土地儲備專項債券都對應著一個專案或同一地區多個專案集合發行,四期債券共對應四個設區市的26個土地收儲專案,進一步規範了土地儲備融資行為,逐步建立起土地儲備專項債券與專案資產、收益對應的制度,有利於促進土地儲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機遇 或拓寬基礎設施領域融資管道
我國地方政府規範舉債的“前門”正在逐步擴圍。8月2日,繼土地儲備專項債和收費公路專項債之後,備受關注的中國版“市政收益債”浮出水面。財政部印發了《關於試點發展專案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品種的通知》(以下簡稱89號文)。89號文明確,在法定專項債務限額內,鼓勵地方試點發展專案收益專項債券。
業內人士指出,土地儲備專項債、收費公路專項債以及其他專案收益專項債,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品種的重要創新,是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市政債券的基礎和前提。當前背景下,“開前門”不斷擴圍加力,旨在從我國實際出發,規範地方舉債行為,保障地方合理融資需求,拓展相關建設領域的籌資管道。
以土地儲備專項債為例,2015年以前,我國地方土地儲備資金的來源以銀行貸款為主。2015年起實施的新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應當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舉借債務,除此以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舉債。按照新預算法要求,各地不得再向銀行業金融機構舉借土地儲備貸款,土地儲備融資需求應當通過省級政府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解決。
公路債也是類似的背景。新預算法實施後,地方原有各類交通融資平臺的政府融資功能被取消,“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需要相應調整,改為政府發行專項債券方式籌措建設資金。
業內預計,未來專項債的發展有望提速,也將帶來更多的機遇。在中誠信分析師楊小靜看來,考慮到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領域依然具有巨大的融資需求,而基礎設施建設類專案適用於地方政府專項債之類的政府債券,預計地方政府專項債的規模會在預算範圍內有增長的需求。她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89號文規定,專案收益專項債券只要符合產業政策即可,不限於公益性事業領域的專案,並且具有一定收益性,除了土地儲備和收費公路之外,其他行業如供水、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燃氣、供電等,這類項目未來可以產生一定的經營性收入,均可以作為地方政府專項債的品種進行發行。
防控 “疏堵結合”防範地方債風險
自7月以來,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到中央政治局會議,再到7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期三次高層會議都提到“地方債”,嚴管信號釋放明顯。
下一步,“疏堵結合”防範地方債風險將成為財政政策的重點。在“開前門”的同時,“堵後門”從嚴的趨勢仍將持續。今年以來,財政部已經陸續曝光並問責了數起地方違法違規舉債案例,並相繼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和《關於堅決制止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舉債的通知》,對地方變相舉債行為提出了限期整改的要求。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此前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透露,下一步,還將加大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查處問責力度。“隱性債務,實際就是地方政府違法違規和變相舉借的債務。對這塊債務,我們一定要保持監督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省級政府要建立嚴格的查處問責機制。要發揮跨部門的聯合監管機制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監管合力。”他說。
據財政部副部長劉偉介紹,我國已經形成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監督的“閉環”制度體系。具體包括:實行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將地方政府債務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政府債務;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務管理;建立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地方政府債務常態化監督機制;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並公開曝光等。
劉偉表示,到去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5.32萬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17.19萬億元以內。如果加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餘額12.01萬億元,全國政府債務餘額27.33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GDP初步核算數74.41萬億元計算,政府債務的負債率是36.7%。這低於歐盟60%的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的2017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是18.82萬億元。到6月底,地方政府債務餘額是15.86萬億元,控制在18.82萬億元限額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