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債市陷入僵局 15天內338億債券發行爽約

中国证券网
2017-03-16 09:36

已收藏


債市利空烏雲之下,3月份短短15天內已有34家企業被迫取消或延遲發行338億元債券,爽約資金規模極為驚人。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債券市場利空消息雲集:一行三會強監管政策、美國再次加息將至,導致債券市場利率上行,發行市場受到衝擊。

338億債券發行受影響

根據中國貨幣網最新資料統計,從3月1日至15日,被迫取消或延遲發行的債券累計金額達338億元,而2016年同期金額為124億元,今年2月同期資料為120億元。

被迫取消或延遲發行債券的企業對此解釋的原因均為:市場出現波動。取消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的為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的30億元超短融,其次為營口港務集團擬發行的中期票據24億元。

“最近一行三會強監管和央行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以及美聯儲加息等消息集中出現,對債券發行市場造成利空影響。”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取消或延遲債券發行的行業,集中在交通運輸、鋼鐵有色等重工業。

其中,交通運輸行業的企業就有重慶渝涪高速公路、吉林省高速公路、四川高速公路建設、河南中原高速公路,債券取消發行的規模分別為5億元、20億元、20億元和10億元。

鋼鐵有色行業的企業包括太原鋼鐵、沙鋼集團、廈門鎢業,取消發行規模分別是20億元、10億元和6億元。

“現在的情況是,高等級的債券主動回避高利率,對發行成本有要求,在目前利率比較高的情況下選擇不發,而低等級的債券企業想融資發債卻發不出去了,市場上沒人買。”石磊告訴記者。

靜待政策落地

東興證券分析師鄭良海表示,目前利率債收益率調整超過了去年12月。信用債收益率也全面上行,且近期信用風險事件明顯增多,過剩行業執行去產能政策,即使去產能最好的煤炭和鋼鐵也並非全部改善,分化明顯。除了政策週期外,企業經營層面也發生變化。

“實際上,去年12月份以來就出現債券取消發行的情況,尤其是受債市暴跌影響,債券市場出現深度調整,市場對流動性普遍擔憂,尤其是對去杆杠和調控、監管加強等政策變化。”石磊表示。

實際上,去年12月,受國海證券“假章案”事件影響,當月也集中出現債券取消或延期發行的情況,取消金額高達1002億元,受影響較大的也是產能過剩、融資需求強的行業——包括鋼鐵和能源等領域。

因此,石磊判斷,債市真正回暖可能在下半年,因為市場在等待一行三會相關債市監管政策、央行MPA考核以及美國加息等政策的明朗。

“等靴子落地後,資金才會積極配置債券資產。預計債市拐點在二三季度,市場真正轉暖要到下半年。”石磊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