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從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召開的電改吹風會上獲悉,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已經覆蓋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區、市),形成了以綜合試點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其中,第三批14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核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將由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向社會公佈,這意味著輸配電價改革將實現省級電網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下半年電改將以點帶面全面鋪開,迎來第二輪爆發期。據瞭解,近期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將啟動,或選擇7個地區。同時,今年將放開配售電業務,在總結第一批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適時開展第二批試點,而市場化交易電量也力爭翻番。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系列改革將對原有利益格局造成更大衝擊,降價成趨勢,發電企業競爭或現兩極分化,電網企業需要尋找新模式提高盈利能力,而當前紅利還是在增量配售電,尤其是配售一體化。
據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巡視員王強介紹,截至目前,已批復輸配電價水準的第一批、第二批共18個省級電網及深圳電網,累計核減電網准許收入300多億元,降價空間全部用於降低工商業電價水準,減輕實體經濟負擔。
在輸配電價改革實現省級電網全覆蓋的同時,雲南、貴州等21個省(區、市)開展了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重慶、廣東等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售電側改革試點。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在電力交易機構註冊的售電公司已有1859家。在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增量配電業務方面,第一批推出了106個試點項目,“正在開展專案規劃編制、專案業主確定、申請電力業務許可證等工作。”王強透露,下一步將積極培育售電側市場主體,樹立一批成功的售電公司典型,培育若干個售電公司品牌。同時,推動第一批試點專案儘快落地、早日見效,並在總結第一批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適時開展第二批試點。
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將有所突破。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梁昌新表示,現貨市場建設有利於發現電力價格,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也有利於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隨著電力改革重點任務的逐步深化,推動電力中長期交易面臨的計畫調度和市場交易矛盾日益突出,亟待通過試點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研究建立以中長期交易規避風險、現貨交易發現價格的電力電量平衡機制,以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據記者瞭解,6月份國家能源局就《關於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討論稿)》徵求各方意見,提出在京津冀等9個地區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試點,擬委託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組織相關單位研究現貨市場方案和運營規則,2018年底啟動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首批試點或選取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東、福建、四川等7個地區,而京津冀、雲南等地區或將作為第二批試點。
華創證券分析師王秀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根據現在各地電力市場建設的進程,雲南、廣東、江蘇最具有條件開展電力現貨交易試點,雲南2016年已經試點日前交易、日內掛牌交易,江蘇、廣東也計畫逐步開展現貨交易,這些地區電力市場建設領先全國,具備開展試點的條件。其次,四川、青海、寧夏這些水電、風光資源富集地區,為解決當地電力資源的消納,具有意願試點現貨交易。
梁昌新坦言,電力現貨市場建設不僅將改變電力系統多年以來的計畫運行方式,也會涉及多方面利益調整。現貨試點要取得積極進展,必須完善總體設計,進一步研究出臺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也要加快完善電價、電網接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同時,要結合試點地區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市場規則,以保證市場方案能落地見效。並且,要確保電力市場建設與其他改革措施系統推進、有機銜接。此外,建立容錯機制。
在王秀強看來,電力現貨市場兩個功能,一是發現價格,二是規避風險。“當前的紅利還是在增量配售電,目前來看單獨的售電已經不足以持續創造價值,尤其是皮包公司,能夠賺錢存活下來的是有配網資產的。”
廣發證券電新研究團隊也指出,電改試點以點帶面全面鋪開,將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從發電側來看,改革促進提質增效,發電企業的競爭或將出現兩極分化。而輸配電價的改革徹底改變了電網企業的盈利模式,售電側降價成為必然趨勢,電網企業需要通過各種方法提高盈利能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