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中國金融開放措施順利落地 外資金融機構積極進入中國市場

北京
2019-04-25 23:55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題:中國金融開放措施順利落地 外資金融機構積極進入中國市場 新華社記者吳雨

近年來,中國金融業不斷加大開放力度,不僅給出了開放時間表,而且絕大部分措施已順利落地。相關金融部門正進一步穩步推進開放,助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支援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記者25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瞭解到,去年4月央行公佈了11項金融開放的具體措施,目前絕大部分措施已經落地。極少數尚未落地開放措施的修法程式也已到最後階段,相關申請的受理工作也已經開始。

隨著金融開放按照時間表有序推進,外資金融機構越來越積極地進入中國市場。瑞士銀行對瑞銀證券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1%,實現絕對控股;安聯(中國)保險獲准籌建,成為我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美國標普公司獲准進入我國信用評級市場;美國運通公司在我國境內發起設立合資公司,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的申請已經審查通過…… 從4月起,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而這並非我國金融市場第一次被國際主要相關金融指數所接納。2018年6月,我國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2018年9月,富時羅素宣佈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受到國際市場的普遍肯定和認可。

"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我國的自主選擇,這既是金融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此前公開表示,金融業開放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金融業開放通過引入金融機構、業務、產品,增加金融有效供給,有利於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業開放會促進制度規則的建立健全,在金融業開放過程中可以主動學習借鑒成熟經濟體的制度建設經驗,促進我國金融機構在公司治理、金融市場建設、金融監管等方面快速進步。

近年來,中國金融業開放不斷加快,但仍有潛力。人民銀行正進一步推進中國金融業開放:比如在金融服務領域,進一步推進在持股比例、業務範圍、牌照數量等方面對中外資機構適用同等監管要求和標準;在金融市場方面,進一步完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等;加快相關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不斷完善會計、稅收等配套制度。 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依然錯綜複雜,不確定性因素還比較多。儘管金融業開放本身並不是金融風險產生的根源,但開放過程可能提高金融風險防範的複雜性。為此,人民銀行表示,未來要適應不斷提升的金融業開放水準,正逐步完善與之相適應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凡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領域,競爭力都變得更強,提供的服務也更優質。"易綱表示,穩步推進金融業全面開放,將助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支援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