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金融科技企業越發受到資本青睞。2018年第一季度,創投市場依舊波瀾四起,在嚴監管的大背景下,風口上的“豬”與半路殺出的“黑馬”們依然交出了不俗的融資成績單。
去年,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為背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勢頭迅猛。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649筆融資事件,同比增加8%;涉及資金總額約1397億元,同比增加19%。其中,國內有328筆融資事件,融資金額796億元。
今年伊始,金融科技吸金能力依然不減,來自零壹智庫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資料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204筆股權融資事件,總融資額約為507.1億元。1月份融資83筆,2月份受春節及強監管影響僅有33筆,3月份融資88筆。其中國內獲投融資事件有97筆,占全球近半數,融資額約為322.9億元。
也就是說,2018年第一季度,國內金融科技領域吸金能力已近去年全年半數。
小小金融CEO劉小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量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新興模式的快速成長,以及傳統金融機構的加速跟進,使得金融科技領發展潛力巨大,這也是金融科技深受資本青睞的原因所在。金融科技很多領域尚未發揮其全部潛力,比如線上信貸仍然處於滲透之中,並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區塊鏈融資額超去年全年
根據零壹智庫提供的資料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融資總額約為507.1億元,同比增長97.1%,環比增長7.4%。其中,國內獲得融資322.9億元,占63.7%;美國和印度分別為107.3億元和39.6億元;中美印三國的融資金額已占全球總數的92.6%。
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第一季度,區塊鏈和網貸領域分別斬獲54筆和33筆融資,相應融資金額分別為67.2億元和48.7億元。大資料、理財、互聯網保險和支付領域的融資筆數也超過兩位數;綜合金融和汽車金融領域融資筆數較少,但融資總額分別高達131億元和60億元。
記者注意到,全球金融科技領域來看,2018年第一季度,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熱度持續攀升,1月份18筆,2月份8筆,3月份達28筆(若算上協力廠商資訊、行情機構如區塊之家、Mytoken、幣世界則有31筆)。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發現,2017年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的融資紀錄在2018年第一季度就已打破。資料顯示,2017年與區塊鏈+數位貨幣領域融資相關事件達63筆,融資金額49億元。而今年第一季度,區塊鏈領域融資額就已高達67.2億元。
不僅如此,從融資類型中可以看出,全球金融科技+區塊鏈領域種子/天使輪融資共有25筆,國內種子/天使輪、Pre-A輪和A輪融資事件分別為10筆、4筆和4筆,美國則分別為9筆、2筆和6筆,另有一筆E輪融資。
“可以看出,中美在區塊鏈領域融資數量相同,但發展階段和投入相差較大。”零壹智庫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他認為,區塊鏈雖然吸引了眾多企業和資本的加入,但整體上仍處於發展初期。
“區塊鏈技術細分領域企業更多地尋找後續融資以支援進一步的發展,這昭示著區塊鏈技術與商業模式的成熟正在提速。”劉小峰說道。
BAT角逐場保險科技
從對外投資的主體來看,包括金融科技在內的新經濟領域,BAT身影頻繁出現,似乎成為了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領銜的角逐場。
去年9月28日,“三馬”護駕的眾安線上在港上市,融資97億元,一舉創下2017年以來全球金融科技領域最高融資紀錄。
民生證券分析師楊柳曾分析認為,從投資邏輯看,BAT的投資緊隨核心業務以及戰略方向。基於豐富的技術儲備、產業資源和人才優勢,BAT在核心業務的基礎上拓展了複雜的業務版圖,延長產業鏈,涉足產業經濟。
從公開資料來看,2017年以來,BAT的佈局更是集中在近年來的熱點之上,包括新能源汽車、o2o、健康醫療、共用經濟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細看上述巨頭們的投資和收購路線,其歷年投資中既有各自鮮明的特色,也蘊含著相似的邏輯。
今年3月份,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宣佈完成51.5億元C輪融資,由騰訊領投。而在去年,阿裡巴巴投資的大搜車、騰訊投資的易鑫集團同樣也是汽車金融領域。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2017年保險業在金融科技領域表現亮眼。去年,全球保險科技領域共進行了50筆融資,共募集資金159.9億元,占所有領域資金11%。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資本的不斷湧入,互聯網保險、保險科技等保險業相關機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塑保險行業生態,並形成新的格局和特徵。
除風投外,BAT也積極參與保險科技投資。截至2017年底,互聯網巨頭BATJ、新浪、蘇寧共入股12家擁有保險相關牌照的公司。去年也有多家機構預測,在巨頭資本扶持,民眾需求強勁背景下,認知深化之後,保險科技可能成為2018年的新風口。但在已經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來看,區塊鏈似乎已經蓋過了保險科技的勢頭。
去年,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為背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勢頭迅猛。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649筆融資事件,同比增加8%;涉及資金總額約1397億元,同比增加19%。其中,國內有328筆融資事件,融資金額796億元。
今年伊始,金融科技吸金能力依然不減,來自零壹智庫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資料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204筆股權融資事件,總融資額約為507.1億元。1月份融資83筆,2月份受春節及強監管影響僅有33筆,3月份融資88筆。其中國內獲投融資事件有97筆,占全球近半數,融資額約為322.9億元。
也就是說,2018年第一季度,國內金融科技領域吸金能力已近去年全年半數。
小小金融CEO劉小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量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新興模式的快速成長,以及傳統金融機構的加速跟進,使得金融科技領發展潛力巨大,這也是金融科技深受資本青睞的原因所在。金融科技很多領域尚未發揮其全部潛力,比如線上信貸仍然處於滲透之中,並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區塊鏈融資額超去年全年
根據零壹智庫提供的資料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融資總額約為507.1億元,同比增長97.1%,環比增長7.4%。其中,國內獲得融資322.9億元,占63.7%;美國和印度分別為107.3億元和39.6億元;中美印三國的融資金額已占全球總數的92.6%。
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第一季度,區塊鏈和網貸領域分別斬獲54筆和33筆融資,相應融資金額分別為67.2億元和48.7億元。大資料、理財、互聯網保險和支付領域的融資筆數也超過兩位數;綜合金融和汽車金融領域融資筆數較少,但融資總額分別高達131億元和60億元。
記者注意到,全球金融科技領域來看,2018年第一季度,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熱度持續攀升,1月份18筆,2月份8筆,3月份達28筆(若算上協力廠商資訊、行情機構如區塊之家、Mytoken、幣世界則有31筆)。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發現,2017年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的融資紀錄在2018年第一季度就已打破。資料顯示,2017年與區塊鏈+數位貨幣領域融資相關事件達63筆,融資金額49億元。而今年第一季度,區塊鏈領域融資額就已高達67.2億元。
不僅如此,從融資類型中可以看出,全球金融科技+區塊鏈領域種子/天使輪融資共有25筆,國內種子/天使輪、Pre-A輪和A輪融資事件分別為10筆、4筆和4筆,美國則分別為9筆、2筆和6筆,另有一筆E輪融資。
“可以看出,中美在區塊鏈領域融資數量相同,但發展階段和投入相差較大。”零壹智庫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他認為,區塊鏈雖然吸引了眾多企業和資本的加入,但整體上仍處於發展初期。
“區塊鏈技術細分領域企業更多地尋找後續融資以支援進一步的發展,這昭示著區塊鏈技術與商業模式的成熟正在提速。”劉小峰說道。
BAT角逐場保險科技
從對外投資的主體來看,包括金融科技在內的新經濟領域,BAT身影頻繁出現,似乎成為了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領銜的角逐場。
去年9月28日,“三馬”護駕的眾安線上在港上市,融資97億元,一舉創下2017年以來全球金融科技領域最高融資紀錄。
民生證券分析師楊柳曾分析認為,從投資邏輯看,BAT的投資緊隨核心業務以及戰略方向。基於豐富的技術儲備、產業資源和人才優勢,BAT在核心業務的基礎上拓展了複雜的業務版圖,延長產業鏈,涉足產業經濟。
從公開資料來看,2017年以來,BAT的佈局更是集中在近年來的熱點之上,包括新能源汽車、o2o、健康醫療、共用經濟以及人工智慧等領域。細看上述巨頭們的投資和收購路線,其歷年投資中既有各自鮮明的特色,也蘊含著相似的邏輯。
今年3月份,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宣佈完成51.5億元C輪融資,由騰訊領投。而在去年,阿裡巴巴投資的大搜車、騰訊投資的易鑫集團同樣也是汽車金融領域。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2017年保險業在金融科技領域表現亮眼。去年,全球保險科技領域共進行了50筆融資,共募集資金159.9億元,占所有領域資金11%。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資本的不斷湧入,互聯網保險、保險科技等保險業相關機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塑保險行業生態,並形成新的格局和特徵。
除風投外,BAT也積極參與保險科技投資。截至2017年底,互聯網巨頭BATJ、新浪、蘇寧共入股12家擁有保險相關牌照的公司。去年也有多家機構預測,在巨頭資本扶持,民眾需求強勁背景下,認知深化之後,保險科技可能成為2018年的新風口。但在已經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來看,區塊鏈似乎已經蓋過了保險科技的勢頭。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