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薑洋: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助力資本市場發展

中国证券网
2017-12-04 13:36

已收藏

記者4日從證監會獲悉,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深交所技術大會上表示,作為監管部門,中國證監會在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和應用的同時,將把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大力發展監管科技,在促進發展中防範風險。我們將加大力度推進中央監管資訊平臺和中央監控系統建設,積極探索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技術來武裝我們的監管,不斷提升監管的科技化、智慧化水準,全面強化市場風險監測和異常交易行為識別能力,及早發現、及時處置各類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致辭全文如下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深交所首屆技術大會。首先,我謹代表中國證監會,對大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祝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在全球技術進步引發新一輪金融創新變革浪潮之際,本次大會以“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金融科技研究動向和應用進展,對於加強金融科技的經驗分享和技術交流,加快行業創新應用,促進我國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及時化解金融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結合資本市場實際,我談三點看法。

一、認清形勢,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變金融發展格局

歷史經驗證明,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近年來,以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為代表的現代資訊技術蓬勃發展,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金融業對資訊和資料高度依賴,隨著現代資訊技術與金融業的融合日益加深,金融科技正在快速創新、應用和推廣,對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日益深刻的變化。

一是推動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金融的本質是在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由於資訊不對稱,降低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定價能力和運作效率,導致資金需求方,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金融科技利用大資料定價和管理風險,能夠有效緩解金融資源供需雙方的資訊不對稱,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從而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普惠化水準。以企業融資為例,許多中小微企業由於缺乏固定資產抵押物、商業模式新、非線性增長等特點,很難通過傳統銀行信貸獲得足夠融資支持。借助大資料手段,能夠在短時間內對中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盈利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精准測定信用水準,完成投資決策,企業投融資服務因此更加高效、便利、便捷。

二是重塑金融業競爭格局。金融科技已經廣泛應用於支付清算、融資信貸、資產管理、智慧投顧、互聯網保險、交易結算等金融領域。一些資金厚、實力強的互聯網平臺,依託場景、資金、技術和風控方面的優勢,在互聯網和移動支付、金融產品銷售、多元化綜合金融服務等領域異軍突起。有的互聯網貨幣基金短短幾年內快速擴張,規模甚至超過了一些中型銀行的存款總額。傳統金融機構也加緊應用金融科技加快業務轉型,實現差異化競爭。金融科技已滲透到金融投資、交易、合規、風控等重要領域。一些國際投行甚至多次聲稱自己是科技公司,媒體報導華爾街正日益轉向人工智慧驅動交易。今年以來,國內大型金融機構也掀起了一輪與互聯網科技公司技術合作的浪潮,二者融合不斷加深,增強了金融業的競爭活力。

三是促進金融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變革。全球主要國家中央銀行和監管機構正在積極引導和推動金融科技的研發和應用,不斷探索對金融科技的規範監管。例如,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2015年提出監管沙箱,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鼓勵和促進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和交付機制的創新。美國監管當局明確,金融科技不論以何種形態出現,都按照其金融本質和所涉及的金融業務,納入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實施功能監管。金融科技的興起也引起了有關國際組織的高度關注,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在今年2月發佈的《金融科技研究報告》中指出,金融科技參與者的湧現將會影響監管者的監管範圍,監管者在實施監管時將面臨投資者保護、監管公平性、市場穩定性等諸多挑戰。

資本市場既是金融科技創新應用的前沿陣地,也是金融科技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撐。據有關方面統計,從2010年到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總額從17.91億美元增長到232億美元,增長近12倍。近年來,我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金融科技產業鏈企業已超過5700家,至2016年累計融資約420億美元。據預測,到2020年,金融科技在中國資產管理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0%,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二、居安思危,高度關注金融科技的潛在風險與挑戰

金融科技在縮短金融服務鏈條、緩解資訊不對稱、提升市場效率等方面優勢巨大,效果明顯。同時,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也使得市場參與者行為變化加快,金融交易日趨複雜化,金融邊界日益模糊化,將給金融監管帶來嚴峻挑戰。

——業務應用風險不容忽視。金融科技具有跨地域、跨行業、跨市場以及小規模、分散化特點,業務結構設計更為複雜,交易速度和交易量呈幾何級數增長,風險擴散更快、破壞性更廣,其內在脆弱性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市場局部震盪甚至是系統性風險。2010年美國股市的“5.6閃電崩盤”、我國股市近幾年出現的一些事件,就是由系統缺陷、技術故障、風控失效引發市場大幅波動的典型案例。

——監管套利的可能性增大。金融科技的業務類型和盈利模式多樣化,呈現出高度細分和業務相互交叉的特點,一些創新產品層層嵌套、隱蔽底層資產和最終投資者,大大增加了金融監管界定和識別的難度。一些市場主體使用新技術新工具,突破現行監管制度機制安排,既可能導致某些業務游離於監管體系之外而出現監管真空,更容易滋生監管套利。

——違法違規交易可能改頭換面。金融科技伴隨的市場活動主要以數位化、虛擬化、雲服務等方式呈現,模糊了參與者身份特徵、行為模式等關鍵要素,市場違規操作也因此更新進化。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打著金融科技的名義,掛羊頭,賣狗肉,以技術創新之名行市場操縱、金融欺詐、非法集資之實。今年以來,我們已配合人民銀行等部門,對首次代幣發行(ICO)等非法融資活動進行了堅決查處。

——資訊安全風險必須警惕。隨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入應用,資料的集中存儲和雲端管理越來越普遍,一些非持牌機構出於牟利動機,利用技術漏洞非法獲取投資資料,侵犯投資者隱私。區塊鏈資料共用也可能引發敏感性資料洩露,甚至危及國家金融安全。

三、趨利避害,促進金融科技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健康發展

從調研情況看,我國資本市場的核心機構和經營機構正在積極開展金融科技應用。總體上,目前行業機構在大資料、雲計算應用方面的人員和資金投入較大,效果明顯,但在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建設方面,行業投入參差不齊,總體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參與各方要切實增強擁抱金融科技的緊迫感,主動對標,正視差距,趨利避害,不斷提升運用金融科技服務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

第一,始終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本。我們將牢牢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強與創新機構的溝通,鼓勵和支援運用現代資訊技術開展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化風險管控、提升金融服務水準和效能為指向的金融科技創新。對於那些虛增金融杠杆,規避金融監管,實施套利投機,甚至以創新名義衝撞法律底線的行為,我們將堅決予以打擊。

第二,切實加強行業統籌規劃。目前,證券期貨行業對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尚未形成頂層規劃,各自為陣,重業務、輕合規的問題比較突出。下一步,要主動對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制定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制定清晰科學的實施路線圖。交易所等市場核心機構和行業經營機構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對金融科技的深入研究和開發應用。行業自律組織也要組織研究行業急需的核心技術和應用服務,實現重點領域突破。在這個過程中,行業各單位要特別重視加強關鍵資訊技術人才和技術能力貯備,及時補上技術和人才短板。

第三,加快夯實技術和制度基礎。金融科技的基礎是資料治理和應用,要加快推進證券期貨行業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等方向應用業務與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建立行業資料傳輸、應用和保護標準,統一資料交換標準。具備條件的行業機構可以設立專門的資料治理部門,防止技術與業務“兩張皮”。要推動行業資訊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行業機構資源分享和集約化應用。要加快推動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為行業金融科技研發與應用提供堅實法制保障。

第四,堅持發展創新與風險防範並重。行業機構在應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率、增強智慧服務能力的同時,要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全面強化金融科技相應的業務合規和風險監測工作,構建“業務防火牆”,建立起對金融科技的業務評價機制,及時評估可能引發的業務風險,避免合規空白。交易所要確保交易系統和生產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實現資訊技術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作為監管部門,中國證監會在積極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和應用的同時,將把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大力發展監管科技,在促進發展中防範風險。我們將加大力度推進中央監管資訊平臺和中央監控系統建設,積極探索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技術來武裝我們的監管,不斷提升監管的科技化、智慧化水準,全面強化市場風險監測和異常交易行為識別能力,及早發現、及時處置各類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各位來賓,朋友們!

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是大勢所趨,必將為我國資本市場帶來嶄新的機遇。希望以這次技術大會為契機,各方加強思想碰撞,更多凝聚共識,共同促進金融科技健康發展,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謝謝大家!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