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IPO提速+債券市場調整 券商投行收入結構大變樣

中国证券网
2017-12-28 10:53

已收藏

2017年已經接近尾聲。證券時報記者根據Wind資料(截至12月27日),按發行日統計了一組對比資料:2017年IPO募集資金2139.52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長了31%;首發家數為408家,而2016年為248家;2017年包括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在內的再融資募集資金1.09萬億元,同比下滑45.6%。其中,僅可轉債募集資金同比增加了3.33倍,其餘均同比下滑。下滑項目中,2017年增發募集資金9072.93億元,較2016年同期下滑49.8%。

債券承攬方面亦不樂觀。2017年101家券商共承攬7897只債券,累計承銷債券金額4.4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19萬億元下滑14.07%。

回頭來看,在IPO顯著提速、再融資收縮、債券市場調整的大背景下,券商投行的收入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股權融資收入結構失衡

在首次公開發行(IPO)顯著提速的背景下,2017年券商投行的股權融資收入占比中,IPO承銷收入占比相較2016年大幅提升。

Wind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27日),65家券商投行股權承銷收入合計177.16億元,同比增長14.76%。

其中,IPO承銷收入為149.82億元,占總承銷收入的84.57%;增發承銷收入為24.41億元,占比13.78%;配股承銷收入為1.59億元,可轉債承銷收入為1.34億元。

2016年,增發承銷收入與IPO承銷收入接近各半。IPO承銷收入占比56.39%,增發收入占比41.17%。

從總收入看,今年65家券商有主承銷收入,主承銷收入超過1億元的有36家。其中,中信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和海通證券的主承銷收入超過10億元。

IPO承銷收入前十券商占近六成份額

Wind資料顯示,今年以來,60家券商共計承攬420個IPO項目,共計獲得承銷收入149.82億元。其中,有33家券商IPO承銷收入超過1億元。

廣發證券今年共承攬32個IPO項目,並以12.47億元的收入位列第一;隨後是中信證券,承攬了30個項目,收入12.4億元;國金證券承攬了22個項目,收入9.76億元。

海通證券和國信證券的收入也在9億元以上,分別承攬了28個和26個項目。

IPO承銷收入前十的還有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安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

這前10家券商的IPO承銷收入都在5億元以上,共計佔據58.06%的市場份額。

一般來講,IPO承銷數量的多寡代表了首發承銷收入的情況,不過也有例外。比如中金公司儘管只有11個IPO項目,但其承銷收入為4.62億元,排名第11位。

僅兩券商增發承銷收入超IPO承銷收入

今年來,券商調整業務結構,只有東興證券和天風證券的增發承銷收入略微超過首發承銷收入。

其中,東興證券的增發承銷收入為1.49億元,首發承銷收入為1.06億元;天風證券的增發承銷收入為4836萬元,首發承銷收入為2000萬元。

具體來看,今年來在增發項目中實現收入的券商有45家,其中中信證券增發承銷收入最高,為2.5億元;其次是國泰君安(2.17億元);中信建投增發項目承銷收入1.65億元,位居第三。

東興證券、安信證券、廣發證券的增發承銷收入也超過了1億元。

排名前十的還有中金公司、華泰聯合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和東吳證券。

前十券商的增發市場份額占比達56.63%。

債券承銷金額縮水14%

受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以及金融監管等政策的影響,債券市場今年來主要處於調整期。信用債多品種利率一路走高,發行規模出現萎縮。

Wind資料顯示,今年以來,101家券商共承攬7897只債券,累計承銷債券金額4.4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19萬億元下滑14.07%。

今年來,13家券商的債券承銷總金額超過千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以4979.12億元位列第一,市場份額11.15%,共計承銷720只債券;去年排名第一的中信建投證券今年以3835.02億元列第二,市場份額8.59%,共計承銷628只債券;招商證券債券總承銷金額3470.09億元,市場份額7.77%,排名第三。

德邦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光大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的承銷金額分列第四至十名。

除上述10家券商以外,還有國開證券、平安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3家券商的承銷金額在千億元以上。

此外,今年監管層收緊房地產公司和地方平臺融資,對公司債發行打擊很大。公司債成為信用債中下滑最明顯的品種。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總額為1.09萬億元,而去年同期該資料為2.77萬億元,縮水60.65%。

資產證券化業務成為今年亮點,這也使得深耕這一領域的德邦證券在債券承銷排名中躋身第四。

北京一位資產系券商投行相關人士認為,對明年的債市不用太悲觀。2018~2019年僅存量債到期的規模就有9500億元,再加上銀行間市場的萬億規模,都是2018年債券的業務規模。此外,資產證券化持續火熱,目前審批速度很快,是明年投行非常好的業務機會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