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聚焦痛點難點 金融改革持續深化

中国证券网
2017-11-21 11:04

已收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近年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已經取得不少令人矚目的成果,但仍有一些痛點和難點需要攻克。比如,利率市場化改革雖已啟動,但市場化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改革要進一步增加外匯市場主體等;金融監管方面,應從深化監管體制改革、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法人治理機制等方面採取針對性措施。

  提升利率市場化程度

  專家認為,近年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步伐,下一步仍需提高利率市場化程度。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認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已啟動,利率管制已取消,目前最主要的是市場化程度需進一步提高,應使國有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產品的市場利率進一步看齊,利率風險評價由市場決定,資金價格機制由市場風險決定。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未來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央行要進一步明確基準利率,從數量型調控向利率型調控轉變,更好地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商業銀行應進一步提高定價能力和水準,更好適應自身資產負債表的需要。

  胡濱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完善無風險定價以及讓市場決定資金價格,使市場定價能夠更好反映風險水準。

  深化匯率改革

  “人民幣匯率改革在穩步進行中,下一步要向有彈性、雙向浮動的匯率機制邁進。”胡濱表示,這個過程會涉及實體經濟的發展狀況,還要考慮投資者對於匯率的預期。

  溫彬認為,下一階段應增加外匯市場主體,讓更多金融機構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參與,包括引進外國機構投資者參與人民幣匯率市場交易。多元主體有利於人民幣價格的形成。

  溫彬表示,目前,匯率方面的衍生品已有遠期、期權、掉期。下一階段應進一步豐富匯率衍生品工具,重點是推出境內人民幣期貨產品,以更好滿足中小企業規避風險的需要。此外,為更好地活躍市場交易,可以有一些參與市場風險對沖、專門進行外匯投資的交易。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很難再現以前資本大規模流入和貨幣持續升值壓力很大的局面,但存在一定貶值壓力和資本流出壓力。資本和金融帳戶進一步開放與資本流出壓力之間有部分矛盾,處置不好會帶來一定風險。另外,匯率和資本帳戶開放的協調也是難點之一。

  強化監管體系

  當前,金融改革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看來,重要原因一是市場化不徹底,二是風險把控不精准。金融改革應是市場化和構建完善監管體制的全面推進。

  “下一步,應從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法人治理機制等方面採取針對性措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在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上,一方面需要修訂已有的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法律規定,出臺相關法律制度的實施細則,細化法律條款,填補監管空白;另一方面,對於新出現的子行業、業務和產品,需明晰監管主體、監管邊界,推出相應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補齊監管在法律法規上的短板。此外,原來立法層次較低的部門規章,在條件成熟時應及時上升為法律法規。同時,通過監管制度創新,防控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累積,保證金融體系高效穩健運行。

  在推進金融發展和創新過程中,金融監管需不斷強化。光證資管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方向是順應混業經營的金融發展方向,從分業監管逐步走向混業監管,增強監管者的協調性。此外,創新的過程不排除存在監管套利,也會帶來金融風險。因此,金融監管要進一步強化,核心是混業監管,不能留下監管死角。

  胡濱強調,在金融改革過程中要注意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或有下行壓力,實體經濟的一些問題會傳導到金融體系,使得金融風險加大。因此,要針對一些具體的金融風險點加強防範,防止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危害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進而導致實體經濟受到影響。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