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消費品

中國農產品出口邁入"精加工時代"

广州
2015-11-03 08:41

已收藏


深色的小瓶裡,裝著的是大棗製成的濃縮酵素。普通的一袋幹棗國際售價不過數美元,但這瓶酵素的出口價卻高達180美元以上。在第118屆廣交會三期展會上,山東雙陵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臺灣科技團隊開發的這款產品,吸引了來自俄羅斯、西班牙等國的大批國際採購商的目光。

"從出口幹棗到初加工的棗片、棗零食,再到去年的棗酒和現在的棗酵素,我們走過了一條從初加工到深加工、再到精加工的出口路線,僅酵素工廠的建設投入就超過1億元人民幣,未來精加工產品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該公司副總經理崔天彪說。

中國是全球農產品貿易大國。與往屆不同的是,在本屆廣交會上,已經很難看到成串的大蒜、辣椒和蘋果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深加工、精加工產品,花樣百出、精細別致的瓶瓶罐罐成了農產品展區的"絕對主角"。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戎衛東說:"農產品的深加工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尤其是種類很多,包括大蒜、生薑、花生、菌類、肉類等等。深加工產品適應了不同層次、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利潤率高,對於農產品加工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受國際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農產品貿易總額為1380億美元,同比下降4.8%,其中出口499億美元,同比下降2.5%。在這一背景下,從初加工的慘烈市場競爭中脫身,進入技術門檻更高、產品品質穩定性要求更強的精加工領域,成為中國農業企業的主動選擇。 在本屆廣交會上,一些參展企業表示,和初級產品相比,深加工產品利潤率可以增長一倍以上,而進入精加工領域將更有利於企業增加利潤空間,從而抵禦日益嚴峻的市場衝擊。

中國最大的大蒜出口企業、江蘇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廠負責人曹夢輝說,目前這家企業的出口產品涵蓋了保鮮蒜頭、脫水蒜片和罐頭大蒜等初、深加工產品,其中後者雖然只占了10%的出口額,卻貢獻了30%以上的出口利潤。當前,這家企業正在立足大蒜開發生物醫藥產品,長遠的目標是開發出能夠具有抑制癌細胞作用的功能食品和藥物。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歷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和青蒿類似,中國醫學典籍裡也有大量關於大蒜藥用價值的記載,我們希望通過現代生物科技揭示出其中的奧秘,同時開發出巨大的市場價值。"曹夢輝說。

經過三十多年在國際市場上的磨練和考驗,中國農產品加工領域的產品品質控制體系和研發能力日益成熟,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借鑒國際同類開發經驗、立足自身優勢開發特色精細產品的市場能力。

山東飛達集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李奉良說,這家企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產品覆蓋了辣椒、蒜、脫水蔬菜等多個種類。"以辣椒深加工為例,磨粉的細度和殺菌的標準都要靠企業自身的科研突破,僅殺菌工藝一項我們就投入超過500萬元人民幣,開發的產品在北美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展望未來,參展的眾多農業企業對精加工行業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山東雙陵春生物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崔天彪說,從初加工到精加工,該企業最終形成的將是一條完整的棗產品開發產業鏈條,"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進而使其在國際競爭中繼續保持主動。"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