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博鼇3月27日電 題:中國宣導"一帶一路"為全球化"架橋築路" 新華社記者 周慧敏 在全球基礎設施亟須完善提升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這樣的公共產品?在27日舉行的博鼇亞洲論壇"`一帶一路`:為全球化`修路`"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推動"一帶一路"為全球化"修路"展開了交流與討論。
在全球化進程中,用"路"者多,修"路"者少。中國宣導、各國共建的"一帶一路",旨在將全球化的軟硬體基礎設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為全球化"修路"。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董事長金立群表示,"修路"並沒有那麼簡單,需要考慮很多方面,比如是否可持續發展,是否惠及當地人民,是否利用創新技術,以及如何解決基礎設施擴展和減排之間的矛盾。
"修一條路很容易,但是修路不造成任何問題卻非常難。"他說,所以亞投行的產生並不是要複製現有模式或者像幾十年前一樣去建設基礎設施,而是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實踐。
資料顯示,今年1-2月,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新增投資合計23億美元,同比增長7%。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122.3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3.2%;完成營業額96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4.5%。
今年1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秘魯方面簽署協定,將投資13億美元在秘魯錢凱港口打造6個到8個大型深水集裝箱和多功能碼頭,這也是中遠海運在南美的第一個合作專案。截至目前,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了18個港口和碼頭。
"港口建設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會起到非常大的拉動作用,可以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促進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而且更會給航運、港口、物流產業鏈發展,帶來非常大的機會。"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說。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說,"一帶一路"建設,除了必須發展硬基礎設施,也要發展軟基礎設施。在"一帶一路"第一發展階段,已經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尤其是在硬基礎設施方面,接下來軟基礎設施也一定要跟上來,才能支持硬基礎設施的發展。
他認為,發展軟基礎設施一是優化金融風險管控,二是在法律架構下解決爭端,三是除了雙方合作模式外也可採用多方合作模式。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副董事長兼行長鄭之傑說,作為中國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累計為600多個"一帶一路"專案提供融資,超過了1900億美元。
鄭之傑認為,應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融資,一方面需要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共建平臺,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國際資本、國有和私人資本等各類資本的優勢,形成推動"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發展的合力;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建設發展、產業佈局相互匹配的科學規劃,規劃先行。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張燕生表示,"一帶一路"為全球化"修路",不僅僅是中國的事情,也是全球的事情。
"希望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合作,能夠推動全球化前行,能夠讓更多的人分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給我們帶來的機會,帶來的繁榮和發展成果。"他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