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改善獲取資本的途徑和提供研發優惠, 是香港和上海發展成為智慧城市的關鍵之一

毕马威
2019-01-29 16:10

已收藏


畢馬威最新的調查發現,超過70%的香港和上海受訪居民認為,改善獲取資本的途徑、為創業者或研發活動的提供更多優惠措施,都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關鍵優勢。

這份名為《互聯城市:亞太地區市民的意見》(Connected Cities: Citizen insights across Asia Pacific)的報告,由畢馬威與中電控股、JOS、西門子、智慧城市聯盟和威信集團攜手發表。報告列出了對香港、墨爾本、首爾、上海和新加坡的4,192名居民進行的調查結果,並且探討了發展智慧城市中他們最重視的領域,以及他們預期城市更加“智慧化”所能夠帶來的好處。有關調查詳細探討以下六個重點領域的發展情況和需要採取的行動:交通出行、塑造著眼于未來的勞動力隊伍、生活環境、醫療保健、能源和資源以及科技解決方案。

整體而言,五個城市的受訪居民中有51%認為,創造一個擁有完善城市規劃和設計的良好生活環境,是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49%受訪者認為提供和改善居民醫療保健服務是關鍵(持相同觀點的香港受訪者達51%)。交通出行排名第三 (43%),緊接其後為塑造著眼于未來的勞動力隊伍(40%)。

畢馬威環球基建服務亞太區主管兼中國基建行業聯席主管(Julian Vella)說:“調查結果顯示,亞太城市邁向智慧型發展的首要目標是改善居民的宜居性。居民不僅希望城市互聯互通,更希望城市能夠對他們照顧周到和應付挑戰。科技在這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城市在交通運輸、支付以至公共服務等不同範疇推出各種數碼解決方案,這個趨勢在未來幾年將會更加明顯。”

關於支持企業家發展事業的措施,五個城市的受訪者的選擇基本一致;然而,各城市的首選略有不同。在上海,受訪居民相對較強烈認為需要放寬商業登記程式以打造適當的創業生態系統,70%認為這是關鍵因素。在首爾,74%的受訪者表示為創業者提供稅務優惠措施重最要,比率高於其他城市。墨爾本居民對於支援企業家發展事業的措施的選擇較為分散:獲取資本途徑、稅務優惠措施和輔導計畫為前三個選項。在香港,最多受訪者選擇的是改善獲取資本和資金的途徑(77%)。

為鼓勵發展創新文化,香港和上海的大部分受訪者表示,鼓勵獨立思考、創意和冒險精神的教育計畫十分重要,這結果與其他城市的受訪者回應一致。其次是研發活動優惠措施以及為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項目提供資金。

智慧城市聯盟主席楊全盛說:“培養創業家精神和創新文化,建立一個強大的創業培育孵化器、創業加速器和共用工作間網路,將有助促進各城市打造初創企業生態系統。大灣區城市間的合作倡議也為香港企業家提供了拓展市場和進一步發展業務的新機會,尤其是智慧城市相關的技術。 我們期待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香港青年企業家發展和擴展他們的業務到大灣區。”

與此同時,為了創造一個更良好的生活環境,“提供可負擔的居所”獲得63%的香港受訪者選為最需要作出的改變,幾乎是上海多的兩倍( 33%)。在上海,大部分受訪居民認為需要更多公園和綠色地帶,以及更好的回收和廢物管理基礎建設。受訪的新加坡居民特別關注令他們的生活環境能夠更加切合老人和殘疾人士的需要,減少污染則是首爾受訪者主要關注的問題。

至於改善生活環境的首要行動方面,香港受訪者表示需要改善土地用途 ──包括重建未有充分利用的土地和翻新或修葺老化樓宇。在上海,受訪者則認為是鼓勵建設綠色建築和制定綠色建築標準。

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改善醫療保健服務變得越來越迫切。特別是在上海,57%受訪者認為這是城市成功發展的關鍵,比率在五個受訪城市中排名最高。整體而言,受訪者希望城市更加重視預防性醫療保健,例如體檢、防疫接種和健康教育。在香港,接近一半受訪居民表示公共和私營醫療機構需要加強醫療保健計畫的合作。新加坡、上海和墨爾本的受訪者也將此列為首要任務。上海居民亦指出需要利用資料分析加強預測性醫療的應用,及利用人工智慧改善治療效果。

韋勒總結說:“為了建立一個宜居的智慧城市,各城市必須解決長期存在的問題,它們必須特別注意將宜居性和生活品質放在所有智慧城市發展和投資計畫的核心;擴大資料和分析的使用範圍,以提高服務的有效性和效率;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和復原力;並確保它們屬於專案規劃和開發的核心部分。”

“建立智慧城市,政府需要具備智慧、構建長遠願景、高瞻遠矚,確保各部門間無縫合作,迅速應變,以駕馭各種顛覆所帶來的風險和機遇。”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