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財經觀察:中國經濟轉型為中新合作帶來新機遇

新加坡
2015-10-12 17:59

已收藏


從蘇州工業園到天津生態城,再到正被廣泛熱議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專案,中國和新加坡不斷開創雙邊經濟技術合作新領域。隨著中國不斷推行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兩國合作前景更加廣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于12日至14日訪問新加坡,必將推動兩國經貿合作進入新階段。

中國和新加坡在1990年建交,今年恰逢兩國建交25周年。25年間,兩國政府和人民在經貿往來中不斷創新,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經過多年發展,雙方貿易額穩步增長,中國已是新加坡最大交易夥伴,而新加坡也從2013年起連續兩年成為中國最大海外投資來源國。

在中新兩國交往中,處處體現著創新理念。1994年,作為中新經濟合作的第一塊"試驗田",蘇州工業園應運而生,並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合作新形式。2014年園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0億元,同比增長8.5%,以占蘇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連續多年名列"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榜首,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國家級開發區第二位。

步入21世紀,天津生態城則成為兩國為應對氣候變化、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等新課題而合作建設的重點項目。除了兩個政府間合作專案,新加坡與山東、四川、遼寧、廣東等省市分別建有經貿合作機制。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兩國已開始商討位於中國西部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專案。

張高麗副總理此次訪新,將主持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以及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八次會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陳曉東在接受本地媒體採訪時表示,訪問期間,雙方將探討在更廣更深層次上開展合作,並就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及中新自貿協定升級等關鍵問題進行磋商。

陳曉東說,即將落戶中國西部的新項目,從地域範圍、合作理念和模式上看,都超越了此前的蘇州工業園和天津生態城,其具體內容包括互聯互通、現代物流和現代金融業。他相信,如果這個專案順利推展開來,其意義和影響將遠超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

位於中國西部的這個新專案也將是激發中國內陸潛能的重要一步,並契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此,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在"慧眼中國環球論壇"2015年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專案不僅結合了"一帶一路",而且能起到"一路連一帶"作用。"眾所周知,中國西部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新加坡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新之間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專案希望能為西部經濟發展出力,降低西部投資從商成本,"他說。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認為,新加坡歡迎"一帶一路"是因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需要推力,"一帶一路"能帶來更大商機。他說,"一帶一路"需要和所有東盟國家發生聯繫,而新加坡獨特的地理位置可以幫助中國瞭解東盟國家需求,尤其是在地緣政治領域,幫助中國和有關國家消除誤解、化解猜疑。

擔任新加坡外交部巡迴大使的許通美教授則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夠促進地區貿易、物流、旅遊業以及基礎設施發展,加強地區間的互聯互通及互信,同時為該地區帶來新的經濟發展和就業機會。

自建交以來,中新兩國的交流就涵蓋了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而隨著兩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環境變化,中新兩國都在尋求經濟轉型,這為彼此間的進一步合作帶來了新機遇。

顧清揚指出,新時代下,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交流互鑒已經從原來的硬環境領域轉向軟環境建設。他同時提到,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國對新加坡的投資大幅增長,很多資本也借路新加坡向東南亞、歐美投資,加強區域和全球佈局。在此過程中,新加坡可以配合中國的對外投資,帶動自身經濟活動。

顧清揚認為,長期以來,中國在各方面積極向新加坡"取經",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在越來越多地學習中國。中國的發展經驗、核心技術突破都值得新加坡學習。在運用最新國際技術、迅速形成規模經濟這方面中國做得非常好。他說:"新加坡和中國保持密切關係,一方面可以從貿易投資往來中獲得巨大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國宏大的創新體系中獲得機會。"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