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複製推廣自貿區經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作為承載更多制度創新使命的自貿港,在人們殷切的期待中正呼之欲出。
從“新名片”到“新高地”
過去5年間,我國先後批准設立了上海、廣東、福建、天津等11個自貿區,自貿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張“新名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表述讓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再次受到市場關注。
作為自貿港建設的先行者,上海自貿港的建設正在升溫。根據國務院去年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上海將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貿港區。
上證報記者從多方獲悉,上海已提交的某方案中,擬將上海臨港地區納入上海自貿港的考慮。
今年春節之後,上海臨港地區受到上海各級領導的頻繁調研。記者從上海臨港管委會獲悉,3月8日,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調研臨港地區。3月9日,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率調研組赴臨港物流園區、產業區企業調研並座談交流。3月12日,上海市統計局局長周亞率統計局有關處室赴臨港地區調研。
其中,金興明一行調研的重點正是圍繞自由貿易港建設、產業功能謀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等主題。金興明表示,當前,上海自貿區建設進入3.0版,“三區一保”是核心內容,自貿港呼之欲出,企業發展迎來更多好的契機,政府要著力加強制度設計和制度供給。
全國政協委員、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對上證報記者表示,“自貿港(的相關方案)正在研究,涉及方面很多,肯定是開放新高地。”對於上海自由貿易帳戶,金鵬輝認為,可以研究進一步拓展其功能和使用範圍。
他在與其他政協經濟界委員的聯名提案中建議,結合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自貿港的探索,在上海試點涉外金融稅收改革。
進行自貿港探索的並非只有上海。據上證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10多個省份啟動研究申報自由貿易港,包括浙江、廣東、天津、福建、海南等地。積極申報建設自貿港也出現在了天津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長張國清日前在天津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表示,將積極申報“京津冀自由貿易港”,這一自貿港不僅是天津的自貿港,而是整個京津冀地區對外開放的平臺。
制度創新被寄予厚望
改革實踐帶來的動能有目共睹。去年以來,自貿區建設邁入系統集成。截至目前,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以備案為主的外商投資、境外投資管理制度全面實施,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自貿區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甯吉喆透露,“負面清單”條目有望進一步減少,這項制度也將擴大到全國。
在專家眼中,自貿區是“試驗田”,探索試驗可複製推廣到全國的經驗,自貿港則是全面開放的新高地。自由貿易港建什麼、如何建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市政協主席張健認為,自由貿易港是在自貿區的基礎之上、一種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有望成為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標杆。
“在目前的全球格局範圍內,我們能夠看到的就是像中國香港、新加坡,這些都是帶有比較明顯特徵的自由港。這種自由港,歸納起來,就是人員需要有自由進出的條件,貨物要有自由進出的條件,金融要有自由進出的條件。另外在相關的其他方面,都需要有一個更為寬鬆、更好地和所有的國際慣例相銜接的這麼一種運營的環境。”張健指出。
制度上的創新被寄予厚望。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表示,未來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將有更大程度的開放,金融將是一個重要領域。預計自貿帳戶將升級,宏觀審慎管理的框架內容也將有更具針對性的開放。
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相關人士表示,上海將堅持國際最高標準,建立開放度最高的自貿港制度體系,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主導產業功能,建設市場要素跨境流動自由便利、口岸經濟綜合競爭優勢領先的世界一流自貿港,發揮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使上海自貿港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拓展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空間。
接受記者採訪的代表委員們普遍認為,隨著自貿區建設的深入推進、自貿區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以及自貿港的落地,中國將在廣度和深度兩個層面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對於自貿港的深層次探索,不僅惠及中國,也將造福世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