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天津: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混改

中国证券网
2017-06-05 14:13

已收藏


記者5日從天津市政府獲悉,《天津市新一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行動計畫(2017—2020年)》印發。計畫提出,加快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推進兼併重組和股改上市,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計畫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創新轉型,通過改革創新、整合優勢、改造提升,推動中小企業新一輪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動能轉換和提質增效,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重要意義

(一)三年萬企轉型升級行動計畫成效顯著。2014年,市委、市政府部署實施了天津市萬企轉型升級行動計畫(2014—2016年),著力化解過剩產能,推進一批技術改造項目,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產品,促進一批企業兼併重組,扶持一批企業向產業高端和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關停淘汰一批落後企業,改造提升一批產業載體。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各區、各部門堅持改革統領、創新驅動,著力推進“六個一批”,一大批“散弱低粗汙”中小企業實現了脫胎換骨、華麗轉身,全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到2016年末,全市累計1.5萬家企業完成1.8萬個轉型升級項目,與2013年末相比,轉型升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總額同比增長超過50%,萬元單位工業產值能耗同比下降超過15%;從業人員同比增長超過10%,提升效益、保持就業、節約資源、改善環境等多重目標基本實現。

(二)實施新一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勢在必行。當前,我市正處於重要的歷史性視窗期,同時,發展中的短板和矛盾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資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續維持高位,招工難、用工貴以及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緩解。大多數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存在高耗低效、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等問題,盈利能力較弱,轉方式、調結構任務十分艱巨。各區、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抓住國家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機遇,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難得歷史機遇,依靠科技創新,加速動能轉換,持續用力、接續奮鬥,努力使我市中小企業創新轉型的路子越走越寬闊。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落實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財政部在天津實施的創新轉型試點,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動力,以加快轉變中小企業經濟發展方式為目標,以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為重點,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培育新增量、新動能,促進中小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結構優化和動能轉換中的主力軍作用。

(二)基本原則。

1.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環境營造,綜合運用財稅、產業、金融、土地、人才、貿易等政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促進生產要素向高端領域集聚。

2.創新引領與開放合作相結合。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企業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水準。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加大引進來、走出去力度,突破制約企業創新轉型的瓶頸,加快推動企業發展模式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3.高端化智慧化與集約化綠色化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資訊化在企業創新轉型中的先導和牽引作用,通過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向數位化、智慧化、網路化、服務化轉變。完善產業鏈條,提升配套水準,促進產業集聚,堅持高端引進和綠色低碳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4.調整存量與優化增量相結合。支援現有企業利用資訊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實施技術改造,增資擴產,提高效益,提升存量企業發展水準。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發展互聯網產業等新模式、新業態,引進和發展高端生產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發展目標。2017年至2020年,確定1.2萬家中小企業,通過四年努力,實現創新轉型。轉型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品質效益提升,整體利稅總額提高50%以上;保持和帶動就業,從業人員增加15%;載體提升明顯,到2020年,示範工業園區年上交稅收超過300億元,盤活空置樓宇面積800萬平方米。穩步實現中小企業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動能轉換、提質增效、保持就業和節約資源的發展目標。

三、主要路徑

通過產業轉型一批,鼓勵中小企業向科技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電子商務應用等轉型;通過改造提升一批,支援中小企業設備升級、資訊化應用、研發“專精特新”產品、開展精益管理、培育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品牌;通過結構調整一批,推進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和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繼續關停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業;通過載體升級一批,推進園區和樓宇等企業發展載體升級,構建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

(一)產業轉型。鼓勵和支援傳統產業引入創新元素,優化商業模式,向科技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電子商務應用轉型。

1.向科技型企業轉型。通過運用科技成果和新技術、引入創新要素、開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引導我市傳統中小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發揮科技的引領支撐作用,加大科技傳導力度,為企業融入先進生產要素,不斷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四年實現2000家傳統企業轉型為科技型企業。(市科委負責)

2.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通過引導中小企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優化全市中小企業產業佈局,搶佔戰略制高點,實現中小企業產業結構的前沿化發展。圍繞全市總體部署,引導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優先進入機器人、三維(3D)列印設備、智慧終端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四年完成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150家。(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3.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大力宣導中小企業進軍現代服務業,提高廣大中小企業的市場意識和服務水準,改善中小企業供給結構,促進中小企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繼續支援傳統製造企業向服務型製造企業轉型,並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培育壯大新興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上規模、上水準。四年完成向現代服務業轉型150家。(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4.向電子商務應用轉型。開展以電子商務應用為中心的新一輪電子商務轉型路徑,通過引導我市傳統企業應用電子商務,説明企業適應“互聯網+”形勢,改善提升供應鏈管理水準,提高天津產品在網路零售市場的佔有率。四年完成向電子商務應用轉型企業400家。(市商務委負責)

(二)改造提升。通過設備升級、融入“互聯網+”、培育“專精特新”產品、推進精益管理等措施,將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為高端製造業。

1.設備升級。支援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技術改造等方式加快裝備改造升級,提高企業設備更新率。綜合運用資金扶持和基金投資等方式,支援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四年實現4000家企業設備升級,大幅提升企業研發製造水準和市場競爭力。(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市科委、市中小企業局、各區人民政府負責)

2.智慧製造與“互聯網+”應用。通過實施“兩化融合”,深入推進中小企業資訊化進程,促進中小企業生產過程與市場訊息的快速對接,全面提高企業生產全過程的自動化水準。通過推行智慧製造,著力發展智慧裝備和智慧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慧化,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慧化水準。通過推廣“互聯網+製造”,培育個性化定制製造、網路協同製造、服務型製造等網路化生產模式,提升對使用者的回應速度和回應品質,實現企業在工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四年完成智慧製造、“互聯網+”等“兩化融合”試點示範專案200個。(市工業和資訊化委負責)

3.培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圍繞《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專注於細分市場、技術或服務出色、市場佔有率高的“單項冠軍”。鼓勵中小企業以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式與大企業、龍頭骨幹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四年認定天津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技術)500個。(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4.精益管理創新。深入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的理念,以示範工業園區等產業聚集區為重點,以我市支柱產業為核心,堅持企業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突出重點與分類指導相結合、試點示範與面上推進相結合,通過組織實施企業精益管理創新工程,努力形成一大批模式新、水準高、績效佳的精益管理創新企業。四年實現精益管理創新達標企業1500家。(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5.專利提升。深化企業專利試點工作,加強專利保護,深化專利服務,深入推行《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提升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能力和水準。四年推進2000家企業實現專利提升,促進創新轉型。(市智慧財產權局負責)

6.品牌建設。實施名品名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引導中小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增強品牌意識,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實現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鼓勵和推動中小企業申請商標註冊,加強品牌策劃與設計,豐富品牌內涵,不斷提高自主品牌產品和服務市場份額。推進區域品牌建設,提高區域中小企業影響力。發揮企業在標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推動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四年培育中小企業品牌400個。(市市場監管委、市工業和資訊化委負責)

(三)重組調整。加快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推進兼併重組和股改上市,實現企業結構優化和發展模式提升。

1.淘汰落後產能和關停淘汰污染企業。進一步完善淘汰落後產能長效機制,制定並實施落後產能淘汰計畫,推動淘汰落後產能。(各區人民政府、市工業和資訊化委負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工作新要求,加大對污染企業執法監管力度,對污染嚴重企業依法予以關停。對於產能過剩行業、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各級環保部門在加強環保管理和日常監管的同時,鼓勵企業改進提升污染防治設施、裝備及運維水準,督促重點排汙企業主動公開自行監測和污染排放相關資訊,接受社會監督。嚴格環境保護執法,依法依規關停淘汰污染嚴重的企業。(各區人民政府、市環保局負責)

2.企業股改上市掛牌。支持企業股份制改造,完善治理機制,明晰股本結構,實施股權激勵。支援企業利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上市和掛牌,擴大企業融資規模。落實好企業股改上市掛牌支援政策。發揮市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作用,落實定期例會、統籌協調、會商研究、情況通報、檢查獎懲等工作制度,全過程服務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發揮產業基金引導作用,支援企業利用並購重組提升產業層級。四年完成企業股改400家。(市金融局牽頭,市上市辦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3.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助專案合作帶動資本混合,加強合資合作,促進社會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資源配置的整體效率。繼續支援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改組,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出清一批空殼企業、出讓一批低效企業和支持混改一批潛力企業的改革,四年完成300家。促進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促進各種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形成結構合理、競爭有效、規範有序的市場格局。(市國資委、市民營辦負責)

(四)載體升級。繼續推進工業園區和樓宇升級,建設提升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優化功能佈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形成規模效應。

1.園區升級。通過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園區公共服務配套能力、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佈局、淘汰落後產能、盤活閒置土地等方式,使園區發展的軟硬體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園區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得到顯著提高。到2020年,工業園區累計盤活閒置土地6000畝,示範工業園區當年上交稅收超過300億元,實現工業園區轉型發展和提質增效。(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2.樓宇升級。綜合運用政策支持,著力盤活我市空置樓宇資源,2017至2020年盤活空置樓宇面積800萬平方米。通過商業樓宇向商務樓宇轉變,實現業態轉型一批;通過樓宇軟硬體環境改造,實現品質功能升級一批;通過招商引企、招大引強,實現樓宇產業由低檔向高端提升一批。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分類指導,因樓施策,推動我市樓宇經濟轉型發展。(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3.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升級。通過政策引導、組織推動,積極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業創新輔導服務功能、運作規範、業績突出的市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提高示範基地創業創新服務功能和服務水準。組織培育市級示範基地提升為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更好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四年重點培育支援40個示範基地專案。(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四、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節能環保等現有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創新轉型。每年從現有市級專項資金中安排3億元(四年共12億元)扶持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政策及資金支持。

(一)支持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支援企業開發技術水準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新產品,對經認定的市級重點新產品,給予最高20萬元的財政補貼。實施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用和創新券制度,服務企業創新發展,降低企業成長成本。建立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創新發展長效機制,加大科技特派員選派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創新發展。引導和鼓勵科技型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並給予最高30萬元財政補貼,推動有條件的科技型企業通過掛牌上市拓寬融資管道。(市科委負責)

(二)支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採取多種方式,對新興產業創業投資、產學研協同創新、技術創新平臺及區域集聚發展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予以扶持。運用市服務業專項資金,支援向金融、資訊、科技和商務等重點服務業轉型,支援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援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市發展改革委負責)

(三)鼓勵電子商務應用。開展“津品網上行”系列活動,對我市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持有企業通過天貓、京東等國內知名協力廠商平臺開展網路行銷的,給予一定資金扶持。(市商務委負責)

(四)鼓勵中小企業研發“專精特新”產品。在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案,支持中小企業研發“專精特新”產品(技術),擴大產品生產規模,提升產品品質。四年安排專項資金1.5億元。(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五)支持企業開展精益管理創新。在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中小企業精益管理創新專案,對精益管理實踐中的管理諮詢費用和人員培訓費用等給予扶持。四年安排資金8000萬元。(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六)支持企業節能降耗。發揮天津市節能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對用能單位開展節能降耗工作給予資金支持。對工業企業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按企業節能效果給予適當補貼,具體補貼標準由市工業和資訊化委根據年度節能計畫確定。(市工業和資訊化委負責)繼續積極支持企業升級改造,尤其是對企業在污染防治設施方面的升級改造加大資金支援力度。(市環保局負責)

(七)支援載體升級。納入新一輪創新轉型行動並納入示範工業園區拓展區範圍的工業園區,享受現行示範工業園區各項政策,同時給予其一定的資金支援。對市政府批准實施億元樓宇專案的市內六區空置樓宇,每個空置樓宇專案給予1000萬元財政資金支援,由市、區兩級財政各按50%比例負擔,由市內六區統籌用於與改善區內樓宇服務環境直接相關的支出。對已認定的市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開展的改造提升和公共服務專案給予資金支援,四年安排資金2000萬元。(市中小企業局負責)

(八)支持穩崗就業創業。對符合國家和我市產業政策,在創新轉型過程中生產經營出現暫時性困難且恢復有望,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給予相應的穩崗補貼。對招用關停企業就業困難人員的,給予最長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和最長1年的崗位補貼。終止或解除勞動關係的職工,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同時給予其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自謀職業的,給予3000元的自謀職業補助費;靈活就業符合規定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自主創業的,給予創業培訓補貼和創業擔保貸款,自主創業者可申請最高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2年,按規定給予貸款貼息;對已成功創業且帶動就業5人以上、經營穩定的創業者,可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貸款再扶持。(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等負責)

(九)支持開展技能培訓。支援創新轉型企業開展繼續教育和職工學歷職稱提升,符合條件的,給予企業不超過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二分之一的培訓補貼。支援創新轉型企業開展職工轉崗和技能提升培訓,對參加“職業市場需求程度及培訓成本目錄”所列職業和等級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按照市場需求程度可享受100%、90%、80%的培訓費補貼,以及鑒定費補貼、職工培訓津貼。(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等負責)

(十)鼓勵集約節約用地。對現有工業用地,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納入新一輪創新轉型行動的零散分佈的淘汰關停企業,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現有用地可調整置換使用。(市規劃局、市國土房管局、市中小企業局等負責)

五、組織推動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同志牽頭,相關負責部門參加的協調推動機制,加強對實施新一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行動的領導,強化調度協調,研究解決問題。各區要把實施新一輪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行動計畫擺在突出位置,確定負責機構,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集中力量抓緊抓好。按照誰負責、誰落實的要求,相關負責部門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政策落實辦法,加強協作,密切配合,提供優質服務和保障。

(二)完善管理考核和問責機制。建立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行動統計調查制度和跟蹤評價機制,對各區、各部門創新轉型工作的任務目標、政策落實、工作推進等情況,實行年初計畫、年終考核制度,加強監督檢查,狠抓績效管理,完善問責機制,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三)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工作,及時總結推廣企業創新轉型的經驗做法,大力宣傳創新發展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各類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在企業創新轉型中的作用,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的濃厚氛圍。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