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為期待的"債券通"16日終獲批,將連接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業界認為,這將彌補香港"股強債弱"的短板,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有助內地債市國際化。
補港"股強債弱"短板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指出,香港債市規模不大,存在"股強債弱"短板。"債券通"按"先北後南"方式運作,即先開通北上管道,為境外資金在境外購買內地的債券提供平臺,之後啟動南下管道,將促進香港債市發展。
嶽毅指出,"債券通"管道遠比股市的"滬港通""深港通"複雜,"債券通"將促進香港金融基建上新臺階。"債券通"雙向開通後將為香港債市引入大量增量資金,更多參與主體將到香港債市進行債券發行和交易,有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他認為,"債券通"為香港5000多億元人民幣存款,及大量海外資金提供了配置人民幣資產新管道,也有助穩定香港人民幣資金池規模,為發展更豐富的人民幣金融產品提供支援。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債券通"是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債券通"將便利投資者參與債券市場,以及優化債券市場基礎設施聯繫,並促進兩地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從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落實,兩地股票市場已基本達到互聯互通,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香港通過"債券通"可為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券市場提供便利視窗,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和資金進出內地的仲介功能。 港交所進一步指出"債券通"的好處,認為它將開通便捷入市管道,提高入市效率。入市後,境外投資者可依靠兩地基礎設施,便捷地實現"一點接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買賣在內地銀行間市場交易流通的以人民幣計價的政府類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產品。
助內地債市國際化
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債券通"是內地加大力度開放資本市場、便利外資參與交易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重要舉措,"債券通"也有助提升內地債市的深度和廣度,培養更成熟及專業的投資者基礎。
他指出,"債券通"以更低的制度成本吸引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市場,啟動後,海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券市場會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未來內地債券有望被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大批跟蹤這些指數的被動型的投資基金將配置內地債券資產。長遠來看,"債券通"將明顯提高跨境資本流動效率,推動內地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
中銀香港提供的資料顯示,內地債券市場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債市。截至今年3月,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達8301.62億元人民幣,占比僅為1.24%。這意味著未來通過香港"債券通"平臺購買內地債券的交易量將十分龐大。
巴曙松表示,儘管目前外資參與內地債市比例仍較低,但境外資金已顯示出對內地主權債券的強烈興趣,並在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後快速增長。
他並介紹,內地目前主要有3項計畫允許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券市場,分別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計畫、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計畫、合資格機構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人行合資格機構計畫)。
滙豐資本市場人民幣業務發展環球主管何嘉儀說,"債券通"是國際投資者更有效地進入內地債券市場的重要一步,它將成為內地資本市場整合國際金融制度的催化劑,有助人民幣成為國際投資貨幣,內地債市的境外投資未來幾年將快速增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