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北上廣深開啟“多中心”時代:一線城市區域發展格局“再造”

中国证券网
2016-08-11 10:53

已收藏


四座一線城市的空間格局演變,正在不斷推進。

近日,廣州的南沙新區被定位為城市副中心,標誌著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座一線城市都提速城市多中心建設。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除廣州外,北京一直在致力於推動實施“通州戰略”,計畫建成一個功能綜合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海更是屢屢提及“多中心”,該市的“2040年總規概要”就提出未來將培育形成若干城市副中心;深圳最新的“東進戰略”也意在構建該市的第三個經濟中心。

無論是“副中心”還是“多中心”,一線城市不約而同推動空間格局再造有複雜的原因。

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北上廣深已達到城市規模效應的臨界值,不再是規模越大效率越高,相反邊際效應遞減。此時,發展副中心或多中心也就成破解瓶頸的必由之路,而選擇標準不外乎政策權重、交通稟賦和產業基礎等。

一線城市發展格局再造

人口不斷湧入一線城市,帶來豐富的人才、資金、技術和財富,但城市的發展也逐漸顯露出問題。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末,北上廣深常住人口分別為2170萬人、2415萬人、1350萬人和1138萬人,常住人口總和占全國5.15%,而經濟總和的占比高達12.34%。

大量人口的快速彙集帶來交通擁堵、高房價、公共資源緊張等“大城市病”問題。最近幾年,這一現象似乎還愈演愈烈。

孫不熟認為,城市發展初期依靠規模效應,這一時期規模越大,將帶來城市的效率越高,生產能力越強,資源彙集也越快。但始終會面臨一個臨界點,之後將邊際效應遞減。

毫無疑問,四座一線城市,尤其是對於京滬兩市而言,這一臨界點已然來臨,而它們共同選擇的解決方案,均是加快建設城市多中心。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選擇在新的、尚未得到快速開發的土地上將無法容納的過剩資源注入進去,以期待城市的“再造”。

今年的5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通州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這也是北京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空間佈局調整。

事實上,北京探索建設通州城市副中心已有多年。不過,近年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戰略推進,通州也從最早的行政副中心升級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具戰略意義。

按照規劃,通州將建成多功能、綜合性的城市副中心。同時,此次會議還定調,建設北京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

上海則一直是“多中心”發展的實踐者,浦東的發展被認為是城市空間格局調整的一個成功案例。不過,上海在其“2040年總規”中還明確,未來仍將發展青浦、松江和嘉定等若干“新城”。此外,近期上海還提出,將按網路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目標,建立主城區-新城-新市鎮-鄉村的空間體系,促進城市空間與交通建設協調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破解“大城市病”,北上廣深的城市空間再造,亦是希望形成多核驅動格局,以增強未來發展後勁。

從現狀來看,儘管廣州經濟總量和增速在全國仍均保持高位,上半年為8844.31億元,增速8.0%,但其增長動能仍是以越秀、天河為主的中心城區,地理位置上看經濟過於集中。

從未來發展來看,為了實現提出加快建設樞紐型網路城市的目標,廣州顯然離不開南沙的港口和自貿區建設。因此廣州提出,要把南沙新區建成國家“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樞紐、珠三角彙集高端要素的先導區,以及打造成為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交通、貿易、物流綜合樞紐。

深圳年初公佈的“東進計畫”亦有類似戰略安排。

這座土地空間資源有限的一線城市,計畫未來將在西部現有的“福田-羅湖”、“南山-前海-寶安”的基礎上,在東部新建第三個經濟中心,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暨南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胡剛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副中心戰略對一線城市發展意義重大。老城區發展往往模式固化,並且利益糾纏較為複雜,而新區的改革發展阻力相對較小,並且人口結構年輕,創新能力強,利於快速發展。

如何打造多中心?

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成為打造一個一線城市副中心或者多中心?

事實上,這在根本上亦是一個北上廣深應該如何基於自身發展而進行選擇的問題。

“首先需要明白,北上廣深建設城市副中心,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折中方式。”孫不熟認為,從國外經驗來看,當一個城市發展為超大城市的時候,往往是通過裂變出“衛星城”的方式進行疏解和獲得進一步發展,但我國的現實決定,副中心是一種更適合方式。

這就決定,哪個地方成為副中心或者多中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

以廣州為例,南沙新區疊加了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一帶一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多重政策優勢,這決定南沙在廣州乃至廣東省具備獨一無二優勢。

廣東省政府特聘參事、廣東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陳鴻宇認為,南沙多項優惠政策和多重發展機遇疊加的優勢,使得其在廣州及珠三角地區具備較強的資源和要素吸附能力。

更為明顯的是通州,近年來,通州即是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而得到快速推進。分析人士稱,通州幾乎集合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所有積極因素。

孫不熟分析,選擇哪個地方成為城市副中心,更多是一個城市在綜合考慮自身發展需求以及被選地包括交通條件、產業基礎等方面因素而做出的複雜決策。

仍以南沙為例,它的優勢還在於,具備良好的港口條件、擁有珠三角地區少見的連片土地資源可供發展、因毗鄰港澳而具有開發發展的巨大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上海、深圳兩個城市來說,由於兩市已非建設副中心,而是推動形成多中心的格局,選擇和佈局的考慮亦更具體和現實。

比如深圳,該市意在東進拓展發展空間,因此將龍崗區、坪山新區,連同鹽田區和大鵬新區一起建成第三個經濟中心,一方面是推進城市內東西部資源再配置和發展平衡,進而輻射深莞惠+河源、汕尾3+2經濟圈。同時,將深港合作延伸至粵東,擴大深圳影響力。

需要指出的是,多位元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分析人士指出,北上廣深經濟實力雄厚,具備加速建設副中心能力,但如何加強副中心與中心的發展聯繫性仍是重點。

而就廣州此番提出的計畫來看,交通被認為是基礎。廣州提出,建設南沙連接中心城區的快速軌道、快速道路體系,實現半小時內直達中心城區,到達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等鄰近城市,1小時內到達珠三角主要城市。

孫不熟說,快速軌道交通工具的出現,正好為這個“選擇”創造了可能。南沙目前底子還較薄,依賴主城區的帶動更為合適,直至其內生動能足夠強大。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