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18個國家級新區掌門人齊聚重慶 創新構建新興產業體系

中国证券网
2016-06-24 09:52

已收藏


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速度放緩和結構調整的新時期,多數行業普遍出現產能過剩背景下,國家級新區如何構建以新興產業為主的產業體系尤為重要。

今年5月,由國家發改委下發的《2016 年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下稱《要點》)給18個國家級新區指明了出路:創新!

6月22日,在經濟發展速度超常的重慶兩江新區,國家發改委舉行了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和發展論壇。國家發改委經濟司司長劉蘇社在論壇上指出,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任務的國家級綜合功能區,在主動融入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下,要靠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集聚特色優勢產業的同時,推動產城融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促進新區健康發展。

到底是產業優先,還是城鎮化並舉?長年從事城市化、城市與區域發展等領域研究的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和地區經濟研究所長史育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說:“在調研中,不少新區面臨人氣不足。國家級新區要避免開發區早期過於注重產業,忽視了社會功能配套的教訓,要在產業基礎上疊加城市功能,這樣城鎮化發展的新空間就出來了。”

新區既要綜合又要特色

國家級新區,既要承擔國家重大改革開放任務,又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在長期從事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慶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張國智看來,國家級新區應該體現綜合功能區的定位。

他說,從設立的18個國家級新區來看,國家都是綜合性的提出發展功能。像重慶兩江新區的定位,當時國務院批准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範窗,以上定位是複合型、多方位的,並強調先行先試、示範典型。

既然強調綜合功能,張國智提出,新區要具有一定規模的經濟體量,占區域經濟總量比重不斷提升,才能更好的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成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動力源泉。

“十二五”期間,重慶兩江新區的經濟總量平均增長17.5%,高於全市平均增速4.7個百分點。到2017年,重慶的地區生產總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要邁上2.5萬億的新臺階。兩江新區在“十三五”提出,力爭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兩番,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快於全市平均增速,品質效益指標均好于全市平均水準。

“對區域發展來說,國家級新區既要定位綜合,又要有特色。”史育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時說,18個新區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沒有一個省設了兩個新區,新區的競爭關係是不明顯的。新區應該在服務國家戰略時明確各自的主攻方向,由此來構建產業體系,實現產業升級。

記者從《要點》看到,這份鼓勵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創新的部署給出了每家的要點:如天津濱海新區要依託海空兩港優勢,提升融資租賃等高端服務業,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要探索完善助推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新舉措,深化遠洋漁業發展創新。陝西西鹹新區要運用“互聯網+文化產業”的方式,以產業平臺建設為載體,推動形成智慧鏈、平臺鏈、服務鏈、貿易鏈四大產業鏈條,打造新一代文化產業集群。

在國家級新區發展論壇上,兩江新區提出,到2020年,該區的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戰略性新興製造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

“十二五”末,上海浦東新區的第三產業占比已經實現了72%。接下來產業結構如何優化?浦東新區政府副區長陸方舟認為,第三產業比重過高,未必理想,他希望將三產比重保持在70%左右,在第二產業的高端製造業上下功夫,加快建設張江科技城,引進超強超短鐳射、量子技術等。“3月,發改委同意上海張江地區承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陸方舟說。

已發展10年的濱海新區創造了經濟發展年均增長20%以上的濱海速度。濱海新區區長張勇指出,未來十年,新區發展最基本的方向是向濱海效益轉型。“我們按照國家的產業發展目錄搞了一個33條,其中22條是先進製造業,11條是現代服務業。我們還要積極發展沿海都市型農業。”

6月13日,青島聯合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和空客直升機集團在北京簽署了關於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建立H135直升機總裝線的框架合同,建成後的總裝線將成為空中客車直升機在中國的首條總裝線,中德生態園將成為空客直升機集團在華唯一的輕型系列直升機工業合作基地。

“我們新戰略的定位是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這是鮮明的海洋特色。”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奉利在論壇上說,新區正加快建設總投資3000多億元的200多個海洋經濟產業項目。在高端產業有國內首艘300米飽和潛水母船、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基因組學、被動房等項目。他說,全國首家德國企業中心在新區落戶。

產城融合

從1992年國家設立上海浦東新區至今,全國一共有18個國家級新區。

今年,國務院批復設立了長春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去年,5個國家級新區上馬,分別是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和哈爾濱新區。

史育龍認為,國家級新區的設立是中國城市化的必然選擇。從1996年到現在,中國要實現新型城鎮化發展目標,單靠現在的600多個城市來發展遠遠不夠。

另有觀察人士認為,國家級新區的設立都在經濟調整期,這和國家優化產業佈局,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分不開。

在新區調研中,史育龍發現不少新區的突出問題是人氣不夠。一方面是一些新區的選址問題,既不能離母城太遠,又不能太近。另一方面新區的用地規模設計要適度。現在新區規劃面積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個,1000-2000平方公里的有4個,最小的就是贛江新區也將近500平方公里。這麼大規模,在短期內要想集聚大量人口,達到規劃的人口難度相當大。

還有,史育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實行開發區,即劃定一定範圍,賦予一定的特殊優惠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後招商引資以帶動稅收。但現在的開發區已面臨轉型為社會功能區。

“當時大連的開發區離主城較遠,人們白天上班,晚上坐大巴回去,開發區晚上是黑的。”史育龍說,中國的新區要吸取歐美國家的新城、衛星城的經驗教訓。“他說,定位不是產業基地,而是新區,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有待強化。

《要點》裡,國家發改委對蘭州新區特別提到,要結合推進中央和省屬在蘭州市區企業“出城入園”到蘭州新區發展、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等,探索統籌優化新老城區佈局、實現產業錯位發展的有效途徑。

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飛說,西鹹新區活動板塊週邊是依託都市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水、看得見田園、記得住鄉愁。”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