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外貿勢頭強勁,出口增長17%,成為中國經濟回暖的重要動力。伴隨傳統歐美市場大幅度回暖的是“一帶一路”區域的大幅度增長。美國單邊貿易抬頭,歐日貿易保護主義漸熱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超預期可以說是一個驚喜。其中,中非貿易額853億美元,同比增長19%,扭轉了2015年以來負增長的趨勢。近期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也公開表示,2017年是中非“十大合作計畫”落實的關鍵之年。在中國外貿出口格局變化的大背景下,官方政策走向更為引人注目。從當代世界政經變革的大背景,如何看待貿易合作夥伴關係的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國家間合作關係的變化,為此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中國對外貿易結構發生五大變化
《21世紀》:與2016年一路下滑的中國進出口總量相比,2017年上半年進出口頗為強勁,遠遠超出預期。傳統市場恢復,“一帶一路”國家亮點不少,對俄羅斯、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都大幅度增長,中非貿易扭轉了自2015年的下滑趨勢,大幅度回升。從大格局看,中國貿易結構有什麼樣的變化?
魏建國:在今年5月,我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後,我做了一個研判,今年中國的進出口都將實現兩位數增長,這種局面不僅會持續到今年年底,還會延續到明年年初。有人認為,這主要取決於今年以來較好的外部國際市場環境,但我認為根本但原因還在於中國的貿易結構已經發生了五大積極的變化。
第一,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已超過了國有企業,占到了外貿總值的38.8%。根據我的調研,廣東、浙江、江蘇和福建四個南方省份外貿總額增速明顯,尤其是廣東格外引人關注,其中華為、大疆等高科技企業的出口成績顯著。我認為南方的這種外貿良好態勢會北上擴散,其中河南、重慶、安徽和河北等地的外貿形勢都在好轉,可惜的是東北的外貿形勢依然堪憂。
第二,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等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紡織、家電、服裝、玩具等輕工產品。中國外貿企業正在轉型升級,從過去的產品優勢升級到品牌優勢,從低價優勢升級到品質優勢。例如,有一家生產熔斷絲產品的民營企業,80%的電器都要用到它的產品。目前,其產品已經出口到世界各地,在全球具有遙遙領先的優勢。像這樣的民營企業越來越多。
第三,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同步增長,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此前往往是加工貿易的發展較快,而一般貿易的發展較慢。我們看到,包括廣東和江蘇等地在內的不少外貿大省已經實現了一般貿易的占比超過加工貿易。
第四,今年上半年出口7.2萬億元,增長15.0%,而進口5.9萬億元,同比增長25.7%,首次實現了進口增速超越出口增速。今年的進口就是明年的出口,進口的快速增長是由國內的高端需求拉動的,需要從外面採購更多高端的設備,比如醫療設備和服務機器人等,這最終會促使我們未來的出口產品再上一個新臺階。
第五,我國外貿出口的國別發生了重要變化。在傳統的歐美和日本市場外,“一帶一路”沿線的東盟、中亞和中東以及非洲地區增長迅速。這意味著假如傳統的出口市場國家一旦對我們採取某種貿易限制措施的話,我們很快就有新的補給力量進行部分對沖。
《21世紀》:特朗普上臺以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呈現了什麼樣變化,有什麼樣的特點?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扮演什麼角色?
魏建國:特朗普試圖使用單邊主義行為取代世貿組織規則,這可能導致“全球貿易衰退和貿易混亂”的冷戰思維回潮。
在美國走向封閉的同時,中國卻在進一步擴大開放,這與特朗普政府形成了鮮明國際對比。
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的第三次改革開放。第一次改革開放是1978年小平同志的建議,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瞭解世界;第二次改革開放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分享了全球化紅利,中國製造享譽全球;第三次改革開放是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國際倡議,這為未來中國很長時間——30年、50年對外開放和合作制定了總規劃、總方針和總的路線圖。這是一種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全方位的雙向型的高水準開放。“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為核心,建設人類的利益共同體,從利益共同體到命運共同體,從命運共同體到責任共同體。這將為全球的經貿和政經格局帶來重大而積極的變化。
“十大行動計畫”深化中非全面合作
《21世紀》:2017年是中非十大合作計畫的關鍵之年,這個關鍵體現在哪裡?中非十大合作計畫將實現什麼樣的目標?
魏建國: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全面、系統闡述了中國對非政策新思想新理念,宣佈將中非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出了未來3年中非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畫”,並為此安排了600億美元資金支持。
“十大合作計畫”的領域非常廣闊,涵蓋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具體包括中非工業化合作計畫、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計畫、中非基礎設施合作計畫、中非金融合作計畫、中非綠色發展合作計畫、中非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合作計畫、中非減貧惠民合作計畫、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畫、中非人文合作計畫、中非和平與安全合作計畫。
這是一個三年計畫,今年是實施的最後一年,所以是關鍵之年。至於說“十大合作計畫”的目標,我認為主要是借助中國的發展經驗、技術和資金等多重資源,幫助非洲走出困境,駛入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我發現,“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與非盟《2063年議程》高度契合,所以我們應借共建“一帶一路”東風,把中非“十大合作計畫”同非盟《2063年議程》更好對接起來,通過深化互利合作,助力非洲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
《21世紀》:長期以來在中非貿易中,主要是中國向非洲出口製造業產品,非洲向中國出口工業原料。今天已經開始了怎麼樣的調整?
魏建國:根據商務部的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中非進口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其中,能礦產品進口量價齊升,機電產品、化工產品、農產品進口金額分別增長22%、3.5%、5%,其中水果、咖啡進口金額增幅較大,分別增長151%、77%。這說明非洲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已經不限於工業原料,有了不少工業產品。
出口方面,中國對非機電產品、輕紡類產品、電子技術產品出口保持不同幅度增長,其中交通工具出口成為我對非出口的新亮點,船舶、機車車輛、航空航天器材出口增幅分別達到200%、161%、252%。
《21世紀》:“一帶一路”特別強調產能合作,中非在產業園區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
魏建國:截至2015年底,中國在非洲建設的工業園超過20個,投資額超過305億元人民幣,累計納稅超過36億元人民幣,解決當地2.6萬人就業。根據有關統計,在建的還有15個。這些園區主要是積聚了中國轉移出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園區運行都很不錯,引起了日本和歐洲國家都羡慕。它們之所以取得讓其他國家羡慕的成功,關鍵在於中方堅持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理念,把中國製造的經驗、作風和管理理念都帶過去了,這些東西對非洲很實用。
為什麼只有中國才能解決非洲的問題
《21世紀》:我們過去經常講非洲發展的失敗,大量投資在非洲最後都沉沒了。對於中國而言,中非的發展合作應該是一種怎樣的不同于以往歐美和非洲的發展模式?
魏建國:我在非洲工作的時候,一位總統曾經對我說:美國給非洲開出了藥方——多黨制;中國也開出了藥方——自主更生,或者說“中國模式”。事實證明,實行了多黨制的國家大多戰亂不斷;走“中國模式”的國家都發展很好,如安哥拉等多個國家。
為什麼只有中非的發展合作可以成功?日本曾經一度疑惑,他們每年援助非洲的總額是中國的十幾倍,但是卻沒有得到非洲的強力支援。確實,中國對非援助金額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不及美國的五十分之一。但是,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援助資金由中國政府和非洲當地政府共同管理,實際利用率高,很少浪費。這些錢都用於項目建設了,其效果非洲人“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只有中國知道非洲到底需要什麼。
《21世紀》:李克強總理說中非之間全天候友誼,怎麼理解我們這種關係?中非合作未來還需要怎麼做?
魏建國:所謂全天候的夥伴關係是一種最高級別的外交合作關係,非洲是中國目前唯一保持全天侯夥伴關係的區域。這足以說明中非關係的密切性。有句非洲諺語說得很好:“獨行快,但眾行遠。”中非正是可以一起行至深遠的密切夥伴。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13億多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0億多非洲人民正致力於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中非人民要加強團結合作、加強相互支持和幫助,努力實現我們各自的夢想。從近期目標來說,我們希望未來3-5年,在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10個國家中,非洲國家的數量可以由目前的6個增加到8-9個。
(魏建國 商務原副部長,中經中心副理事長)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