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的現狀與機遇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為重要的交易夥伴。中國的經濟發展、貿易增長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廣大的市場和豐富的產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眾多、地域廣闊、資源豐富,與我國互為重要的交易夥伴。
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GDP之和約占全球GDP的16.0%,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3.4%,對外貿易額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1.7%。2016年,中國與沿線國家間貿易額為9535.9億美元,占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25.9%,體現了全球經濟緩慢恢復的背景下,“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的良好態勢。
中國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主要進出口市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中國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俄羅斯、印度、印尼等國的主要出口目的國,同時也是沿線主要交易夥伴國的第一進口市場。2016年,中國向沿線國家出口達到5874.8億美元,占中國總出口的27.8%。中國對沿線國家出口商品主要由勞動密集型產品構成,占比最高的是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和鍋爐、機器、機械器具及零件,高達35%。中國主要從沿線國家進口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蒸餾產品和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占比高達51.4%。
“一帶一路”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建設加速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在鐵路、公路、港口、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為中國企業拓展沿線國家市場提供了重要機遇。“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以來,首先重點開展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在交通、通信領域的互聯互通,一大批基礎設施領域建設已取得初步成就,既帶動了資金、技術、產能的輸出,也為沿線國家間開展貿易合作降低了成本、提供了契機。
“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機制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除了現有的多邊、雙邊貿易合作機制外,次區域合作、經濟走廊、產業園區、政策對接、博覽會等多元合作機制為“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搭建了制度平臺。在今年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機制取得了積極進展。這些貿易合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將為“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提供機制保障。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的主要障礙
沿線各國經濟發展差異明顯,與中國的貿易緊密度不盡相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和貿易發展水準存在顯著差異。沿線國家中既包括少數發達國家,也包括最不發達國家和大量發展中國家。這種差異性會使“一帶一路”建設難以形成統一的協調機制,也會加劇多邊磋商談判的難度。
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普遍較高,為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帶來挑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為主,其關稅壁壘均處於較高水準,這對相互間貿易構成一定阻礙。此外,由於中國對沿線國家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產業存在一定的同質競爭,易引起貿易摩擦。貿易便利化軟體水準普遍不高,海關清關效率、過境管理的透明度、通關手續的煩瑣等均對貿易暢通起到阻礙作用。
國際貿易的規則體系還不穩定。“一帶一路”本身並不是一種緊密型的區域貿易協定,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仍然以遵從WTO多邊貿易規則、雙邊貿易協定為主。而在沿線國中,目前仍有很多國家尚未正式加入WTO,其外貿政策將會對貨物的自由流通產生一定負面效應。在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方面,中國目前只與少數沿線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總體而言,與沿線國家間的國際貿易規則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文化的多元化、地區衝突不斷、地緣政治不穩定使貿易合作存在一定風險。目前,“一帶一路”沿線某些地區仍存在地區衝突、地緣政治不穩定,政權更迭、文化鴻溝、宗教衝突、種族歧視、經濟差異等使得一些地區和國家尚未建立穩定的發展環境,其市場風險處於較高水準。
加強“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的策略選擇
積極推進雙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一帶一路”貿易合作需要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度保障,在多邊貿易談判暫時難以取得實質進展的形勢下,可以優先開展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根據不同的交易夥伴,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貿易合作。
尋求新的貿易增長點。中國的傳統貨物貿易優勢為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業,沿線部分交易夥伴的優勢集中于資源密集型產品,還有一些國家農產品貿易優勢明顯。雖然中國與沿線國家具有較強的貿易互補性,但傳統的比較優勢對貿易增長的帶動效應不足。各國應聯合科技研發,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競爭優勢,發展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向高技術商品貿易推進,提升產品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逐步消除貿易壁壘,實現貿易便利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還未加入WTO的國家,關稅仍處於較高水準,通過雙邊、區域談判降低關稅壁壘仍有較大努力空間。應對非關稅壁壘則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對於較多使用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措施的國家,可以通過外交交涉促使其減少調查中的不合理、不規範做法,儘量減少貿易救濟措施的使用頻率;對於較多使用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國家,可在WTO框架下督促其加強相關措施、標準的透明通報,減少對貿易的不必要阻礙;利用落實WTO《貿易便利化協定》的有利時機,有步驟有計劃地督促各國簡化通關手續、保障貨物暢通。
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聯合預警,規避風險。為盡可能減少地區政治形勢的不穩定對貿易產生的負面影響,應通過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與沿線各國政府對本國及周邊區域的政治風險、軍事風險等進行全面、客觀地評估和判定,在風險因數萌芽時期聯合預警,及時防範,減少衝突,規避風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