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最大兩家指數編制公司接連向A股伸出橄欖枝。繼MSCI宣佈考慮將A股納入因數從5%大幅提升至20%之後,昨日富時羅素宣佈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分類為次級新興市場,2019年6月開始生效。
兩大國際指數編制公司背後,是管理著全球多達25萬億美元金融資產的投資者。正是投資者迫切的需求,推動MSCI及富時羅素加快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在全球投資者看來,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資本市場是全球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在國際政治經濟複雜的背景下,行穩致遠的中國正日益顯現出風險低、收益穩的全球資本避風港特徵。
富時羅素首席執行官麥思平(Mark Makepeace)預測,未來5至10年,以跟蹤指數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被動資金可達2.5萬億美元。
中國證券市場或迎2.5萬億美元外資
富時羅素擬在2020年3月前通過三個批次分段實施納入A股,股票納入將按富時中國A股互聯互通全盤指數中合資格個股可投資市值的25%計算。在納入的第一階段完成後,預計中國A股在富時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約為5.5%,能帶來約100億美元的被動管理資產淨流入。
這只是海外被動配置資金近期謀求進入中國市場的冰山一角。就在本周初,MSCI宣佈考慮將現有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數從5%增加到20%。此舉將給A股市場帶來660億美元資金。
麥思平在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表示:“全球大概有25萬億美元的被動資金追蹤富時羅素和MSCI兩大指數公司。我們相信中國市場規模在未來能夠占25萬億美元的10%以上,也就是大約2.5萬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有望在未來5至10年內流入中國市場。”
富時羅素首席執行官 麥思平 記者 徐匯攝
配置中國資產已是全球投資者必選項
海外資金,尤其是以指數化方式進行被動投資的長期資金為何迫切地希望進入A股市場?
對於全球指數型投資者而言,安排資產配置就如同以世界經濟為模特繪製一幅肖像畫,肖像畫畫得越“像”,資產配置的科學性就越強。
因此,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和重要性已經穩居世界前列,配置中國資產已成為國際投資者的必選項。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個沒有中國A股的投資組合很難說是一個全球組合。目前,全球投資組合中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一般在2%左右,未來這一比例可能會逐漸向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占比靠攏。
全球最大的指數投資基金Vanguard集團早在2015年6月就將A股納入其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基金,該基金規模約82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Vanguard集團中國區總裁林曉東表示,A股作為全球前三大股票市場之一,是全球投資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時,在國際經濟形勢複雜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穩健氣質和蘊含的巨大增長潛力也令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趨之若鶩。
上交所總經理蔣鋒指出,A股被納入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體現了國際投資界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良好預期,是對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全球金融市場投下的信任票。
麥思平則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全球經濟處在一個相對困難的階段,而美國又由於大量減稅政策和強美元政策使得經濟處於過熱狀態,進一步加大了未來全球環境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在這樣動盪的外部環境中,明顯處於低風險位置的中國市場顯示出強大的吸引力。
麥思平同時表示,在一個經濟週期的末端,技術對全球經濟的驅動作用將越來越明顯。在這方面,中國和中國企業目前已經有一定的優勢,並且未來也將受益于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帶給中國企業的不僅僅是資金
那麼,海外資金能為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帶來什麼?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長期資金首先將改善中國資本市場生態。
沈明高指出,全球202.3萬億美元全球客戶可投資資產中,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資金來自退休基金、保險公司資金和主權基金,為長期基金。過去的經驗表明,外資進入將帶來投資理念的變化,有助於改善投資者結構,提高中國股市機構化程度。
麥思平則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中國企業將不可避免地深度參與全球市場,而引入海外長期資金作為投資者,將賦能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在富時羅素納入A股的工作中,伴隨著客戶的需求,我們説明更多國際投資者瞭解中國的市場,這也會進一步刺激主動型投資者把資金帶到中國市場。事實上,流入中國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外資,更將是知識、視野、見識,這些都將賦能中國公司更好地擁抱世界,拓展境外業務。”麥思平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