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內外趨同 聚焦“成長”

中国财富网
2018-06-08 09:25

已收藏

今日,工業富聯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業內人士指出,儘管各方存在分歧,不過按照所屬行業平均估值來看,富士康上市後市值最高有望達到6000億元,如此將超越A股目前市值最高的科技股海康威視,成為A股第一科技龍頭。

從全球範圍來看,尤其是納斯達克創下新高的背景下,受此前藥明康得的示範帶動,成長類板塊日後行情勢將再度受市場聚焦,板塊後市有望漸漸走出行情。

“審美”趨同

6月1日,A股正式“入摩”。在國際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A股也將更加密切地與國際市場聯繫在一起。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A股與週邊市場聯動增強,其背後的“審美”邏輯也在逐漸趨同。

此前高盛表示,近年來在美國及全球範圍內,成長股的表現要遠好於價值的表現,這與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是分不開的。高盛的資料顯示,在2017年2月,美國的CAI(現行經濟活動指標)資料就已從之前高峰的4.0%下跌到3.4%,而在此期間,羅素1000成長股表現要遠好於價值股表現。而對於未來,高盛預測全球的GDP增長到2020年左右都會保持3.9%的溫和增長,這無疑為成長股的超額表現創造了機會。

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市值TOP10企業中,有7家為科技公司,包括蘋果、穀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阿裡、騰訊等。截至2017年底,科技股在美股總市值占比23.3%。2017年前三季度,美股科技板塊淨利潤貢獻占比達25%。美股中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市值比重也已從2009年的不足2%提升至了2017年的8.5%。

新興行業同樣也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最為明確的趨勢。從政策角度來看,2018年多項利好政策的落地,有利於推動高端製造和消費升級行業的發展。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人口紅利有望升級為“工程師紅利”,將助推高端製造業發展。從產業角度來看,目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行業必然成為新時代的主導產業。此外,新興行業依舊具備長期投資價值,隨著國力的不斷強大,產業會不斷升級,成長類行業依舊是具備投資潛力的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A股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特別是成長類公司重回A股進程提速,未來A股市場“審美”偏好也將進一步與海外市場趨同,向成長股靠攏。

催化不斷

儘管表現上不盡如人意,但近幾日成長類板塊可謂利好頻傳,不僅風頭出盡,也賺足了投資者“眼球”。

6月6日晚間,工業富聯發佈公告稱,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將於2018年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科技股龍頭,其地位使其上市有望撬動整個成長類板塊的行情,受此影響,短期成長類板塊有望再度獲得市場聚焦。當前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為海康威視,業內普遍預計,工業富聯上市後有望成為整個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

先有“獨角獸”集中上市,後有藥明康得掀起漲停潮,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機構都表示看好成長類板塊後市。

東吳證券指出,決定股價的核心驅動因素在於盈利和估值。從盈利角度看,不同於2015年的並購驅動,本輪創業板的增長動力源自內生,截至2018年一季度,根據對創業板一季報預告的梳理,淨利潤同比呈平穩增長的態勢。從估值角度看,近期創業板估值上行斜率加快。而此前成長板塊的估值壓力顯然已有所釋放,因而,站在當前時點,儘管成長板塊的估值調整仍尚未完成,但逢低佈局的戰略思維已經可以樹立。

平安證券強調,考慮到市場板塊的估值、盈利以及政策方向,成長板塊更具中長期投資機會。一方面成長板塊的估值相對優勢明顯,另一方面宏觀政策聚焦經濟轉型,新興產業政策在加碼落地。市場針對成長板塊機會的共識在逐漸形成,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

6日晚,證監會發佈包括《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在內的9份檔,標誌著CDR制度核心規則全面落地。針對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上海證券表示,從新股發行到再融資,從定增到並購重組,目的都是支援創新型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並購、實現快速發展。這不僅將給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帶來巨大動能,同時也將優化A股的上市公司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CDR規則中圈定的七大行業,包括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軟體和積體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顯然,“技術、創新”是其中的關鍵字。證監會表示,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創新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是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升上市公司品質的重要舉措。

中信建投稱,預計符合試點條件的5家獨角獸,小米和百度最可能先發,其次是阿裡巴巴、京東和網易。百度方面,由於融資體量適中,營業利潤穩定增長,自身也有非常強烈的發行意願,其作為試點中先發的概率也比較大。預計5家獨角獸發行CDR規模為1360億元-2200億元。

成長股受關注

在境內外成長類板塊漸受關注的背景下,受利好催化,成長類板塊後市有望漸漸走出上漲行情。

資料顯示,截至6月5日,市場上8只創業板ETF份額合計達到172.01億份,相比去年年底的43.58億份增加接近300%。其中,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創業板ETF在今年4月規模首次突破100億元,成為市場上首只突破100億元的創業板ETF,截至6月5日,該基金份額為74.49億份,較去年底增長超過140%;另一隻規模較大的是華安創業板50ETF,截至6月5日,基金份額達到84.82億份。

而另一份調查資料則顯示,76.58%的受訪私募認為目前創業板指數處於底部區間。接受調查的私募認為,創業板整體估值目前處於歷史低位,創藍籌個股整體吸引力大大增加。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資金加強配置創業板符合邏輯,一是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過去兩年以白馬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已完成估值修復過程,未來藍籌內部必然會經歷大的分化,而很多優質成長股被市場低估,處於歷史底部。二是近期支援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利好政策密集出臺,這將持續扭轉對成長股的風險偏好。此外從歷史表現來看,創業板的相對收益往往發生在利率下行期間。從經濟週期的角度看,後市成長板塊也具有相對優勢。

近年來,在擁抱新經濟的浪潮聲中,市場也頻頻向創新經濟伸出橄欖枝,先後迎來三六零、藥明康得、富士康、寧德時代的發行上市或借殼上市,期間數度掀起行情。

此前,首只“獨角獸”藥明康得在掛牌後就實現16連板,儘管近期藥明康得受到整體行情出現震盪走弱,但這也並不影響其創造了一簽新股賺10.8萬元“神話”。在首只“獨角獸”上市靚麗表現的示範效應下,“獨角獸”打新再度受到投資者關注。

透過“獨角獸”IPO在市場中的關注度也不難發現,“新經濟”和“獨角獸”兩個關鍵字無疑已成為當前資本市場上當之無愧的“寵兒”。

分析人士表示,當前科技類企業好的題材眾多,不過最好的成長類上市企業基本都在美國或香港上市,缺乏好的投資標的,就是此前三六零獲得高溢價以及當下如藥明康得等“獨角獸”大熱的原因。

對投資者而言,把新經濟類企業請進來,也就是留下了未來經濟最有增長潛力和前景的板塊,這意味著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一方面,優質的大型企業上市,“打新”收益往往相當豐厚。另一方面,新興行業中的成長龍頭,包括醫藥、TMT、新興消費和先進製造業。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上市公司投身新興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和增長點。未來十年,十倍牛股或許也將在這些新興行業中湧現。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