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增量資金入市初露端倪 首募捷報頻傳 多檔基金發行“爆表”

中国证券网
2017-09-28 09:40

已收藏

近期基金發行市場呈現回暖趨勢,9月以來多檔基金吸金效力強勁,顯示股債市場或正在吸引更多資金入市。市場人士對於增量資金的討論亦明顯增多,一些分析認為,雖然短期不會有顯著的增量資金湧入,但其中透露的資訊值得繼續觀察。

基金發行回暖

財匯金融大資料終端顯示,9月以來,多檔新基金取得超過30億元的發行戰績。其中,民生家盈季度理財債券基金首募規模達到52億元,華泰柏瑞量化阿爾法混合基金達到51.55億元,興全恒益債券基金的發行規模也達到39.56億元。

此外,東證資管旗下東方紅睿豐,由封基轉為LOF,更是引來巨量資金申購,在公司暫停大額申購的情況下,依舊吸金約百億元。而民生家盈季度理財、華泰柏瑞量化阿爾法兩隻產品的銷售成績也是在提前結束募集的情況下取得的。可以推測,如果按照原定發行計畫,最終募集資料還會更高。

上述多檔基金的銷售“爆表”,讓市場人士強烈感受到了投資者投資熱情的“回歸”,也讓“增量資金”一詞被納入了市場近期的討論中。

市場人士分析,上述基金銷售效果超出預期,一方面有基金管理人長期以來的管理能力作為支撐,東證資管、興全、華泰柏瑞等公司近年來的產品業績表現均可圈可點;另一方面,也與近幾個月以來市場的回暖相關。事實上,9月以來基金發行的平均規模的確顯現回升態勢。財匯金融大資料終端顯示,9月成立基金的平均發行規模為6.65億元,雖不及8月的8.45億元,但如果考慮到8月成立多隻貨幣基金發行規模較大的因素,9月的發行熱度實際上並不亞於8月。9月的混合型基金平均發行規模6.04億元,債券型基金平均發行規模11.25億元,分別超過8月份的4.61億份和8.87億份。

多路資金持續入市

除基金發行因素外,其他如杠杆資金、“北上資金”等也顯現出持續入市的跡象。

近幾個月來,兩市融資餘額持續攀升。財匯資料顯示,截至9月26日,兩市融資餘額9836.39萬元,雖然近幾個交易日有所下降,但較8月底的9416.82萬元上升了4.46%,較6月底的8756.06萬元上升了12.34%。

“北上資金”方面,8月份滬股通資金淨流入137.69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132.59億元;9月份以來,截至9月26日亦分別有72.61億元和121.44億元的流入。

另外,據中證登資料,截至9月22日,當周新增投資者數量31.85萬。自7月下旬以來,這一資料已經持續9周穩定在30萬以上。

根據廣發證券研究員搭建的股市流動性觀測體系,8月份以來市場流動性有所改善,機構投資者(基金發行)、個人投資者(杠杆資金、新增投資者數量)、海外資金(滬港通、深港通、QFII和RQFII)均有明顯淨流入。8月份新增資金流入約為1067億元,而7月份該數值僅為108.68億元。9月以來,A股資金淨流入速度雖有所放緩,但仍保持正向流入。9月四周的流入資料分別為289億元、75.5億元、107億元和13.3億元。

整體而言,從規模上看,目前新增資金的量級仍然不大,而且新增資金的持續性仍有待觀察。事實上,近段時間投資者亦感受到市場的“賺錢效應”似乎不及6月和7月。因此對於市場能否打破存量博弈格局,各方爭議仍然較大。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近期成交量下降與市場臨近假期、觀望程度上升有關。從資金面看,市場總體處於慢牛格局,短期不會有顯著增量資金湧入。但隨著企業盈利與市場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上走,增量資金可期。

“銀行也可能成為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他進一步表示,銀行委外監管主要是從4月份開始。按照時間推算,9月中旬銀行應完成基本整改,而此時銀行面臨資產配置壓力,並無法完全被固定收益市場滿足。銀行全年的工作任務以往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這次“三三四”的檢查使得銀行工作延後,按照工作進度,未來一個月市場有可能迎來銀行的增量資金。同時,兌現收益的資金基本在9月完成操作,10月市場內的機構大額拋盤將非常有限,從目前情況看,預計10月公佈的經濟金融資料都有望出現反彈,資金面將維持寬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機構對於委外資金回流債市的預期也在升溫。東方證券研究員潘捷表示,已有部分保險機構加大債券委外專戶的投放,新增的險資也會加大對債市的投資。對銀行自營而言,債券的配置力度也將加強,一是因為目前債市的配置價值較高,二是因為後期資金面也有望改善。上半年銀行信貸投放較多,消耗了大量超額準備金,但預計後期信貸投放大概率會收縮,主要原因一是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並不強,二是增長強勁的消費貸已受到嚴厲的監管。

談及股市增量資金問題,廣發證券研究員廖淩表示,未來能否吸引增量資金持續流入,取決於市場的“賺錢效應”能否持續,而這在中期內仍將取決於盈利和利率波動,即基本面和流動性變化。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