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各顯神通知名牛散戰績亮相 “牛散新勢力”浮現

中国证券网
2017-08-24 09:42

已收藏

“神通”各異的知名牛散今年戰績如何

相比中小散戶的“盲打誤撞”,同樣出身於草根,但已浸淫市場多年、財富節節攀升的牛散們則有著各自的“賺錢之道”。

除了精准獨到的選股眼光外,市場中多年的摸爬滾打也令牛散們形成了不同的投資風格:有的無視題材、熱點,堅定持有傳統產業週期類個股,靜待基本面轉暖;有的則喜好市值相對較低的中小板、創業板個股,憧憬高成長預期;有的則執著押注基本面模糊、具有整合預期的股票,希冀潛伏收穫暴利……

那麼,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重價值、輕題材、嚴監管”的整體環境氛圍下,牛散們依照自身的投資邏輯究竟又取得了怎樣的成績?一些傳統的投機套利方式是否已日漸失靈?

徐開東:堅守“傳統股”靜待反轉

在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逐步走出低谷,而近年來一直以傳統產業個股為投資重心的徐開東,也慢慢步入投資收穫期。

安陽鋼鐵前期披露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牛散徐開東持股規模基本未變,以2428.83萬股的持股數繼續位列安陽鋼鐵第二大股東。

記者注意到,徐開東大舉建倉安陽鋼鐵始於2015年第三季度,此後安陽鋼鐵雖經歷了長期的低迷走勢,但徐開東始終堅定持有並不斷增持。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鋼鐵行業景氣度的回升、鋼價的不斷上漲,鋼鐵板塊自7月份起迎來了一波“主升浪”,安陽鋼鐵同期股價漲幅一度超過80%,近期雖有回落,但即使以最新股價計算,徐開東此番對安陽鋼鐵的長期投資目前應已由虧轉盈。

除安陽鋼鐵外,在徐開東的長期持股名單中還包括青海華鼎、中煤能源、太鋼不鏽、東北電氣(後兩家尚未披露半年報)等個股,不難發現,上述標的皆為傳統產業類個股,而徐開東始終對傳統產業抱有信心,堅定持股,顯然有其自身的投資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因投資中國聯通而“一戰成名”的王素芳,在今年一季度也大舉建倉了太鋼不鏽,與徐開東分列公司第三、第四大股東(2017年一季報),頗有共同作戰的意味,這也顯示出兩人的投資風格頗為相近。

周信鋼:執著創業板虧多盈少

在市場的牛散陣營中,有一批大戶醉心於對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資,也在過去幾年間憑藉著創業板市場的高景氣度賺取了不菲收益。然而,隨著A股投資氛圍的轉變,尤其是在今年投資者更加注重價值投資的背景下,以“上證50”為代表的績優股漲勢明顯,而創業板個股則呈現普跌態勢。在此背景下,以周信鋼為代表的、執著於中小市值股票投資的牛散們今年的“收成”也並不如願。

根據上市公司目前所發半年報,周信鋼截至6月末已進駐5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序列,未出所料,其“上榜”公司均來自于創業板。鑒於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工作尚未完成,而若以一季報持股來計算,周信鋼重點持有(進入十大流通股東)的10檔股票也均是創業板公司。

事實上,周信鋼並不諱言對中小市值股票的喜愛。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周信鋼便坦言自己偏好小盤股,在其看來,小市值個股雖質地優劣不一,但一旦經過相關並購運作,未來成長的空間也很大。遵循這一思路,周信鋼在此前幾年創業板“火爆”時資產規模一路上升。然而今年“風向”一變,仍堅定持有創業板個股的周信鋼的資產也難免縮水。

以康斯特為例,半年報顯示,周信鋼及其妻子李欣截至6月末仍分別持有281.58萬股、190.13萬股,分列第一、第二大流通股股東。而事實上,周信鋼建倉康斯特始於2016年四季度,去年末,周信鋼和其女周晨分別持有143.06萬股和60.47萬股。此後,周氏一門又不斷加倉。而回看康斯特股價走勢,在去年11月迎來一波短暫上漲後便持續下跌,今年以來,股價跌幅已超過了30%,周信鋼一家對康斯特的投資明顯處於浮虧狀態。

此外,在創業板市場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周信鋼一家先前大規模買入的美聯新材、新元科技等個股今年以來也處於下跌通道中。其中,美聯新材二季度至今跌幅也超過了30%。

陳慶桃:押注ST 結果不如意

相比周信鋼,另一位知名牛散陳慶桃則信奉“富貴險中求”,其對ST股執著投資的背後則有著強烈的“賭博”意味。然而,相較於幾年前押注ST股所獲暴利,陳慶桃今年對ST股的押注卻未能如願。

ST新梅8月22日發佈的半年報顯示,陳慶桃截至6月末已從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消失。這意味著,在ST新梅暫停上市前突擊買入1318.24萬股的陳慶桃,已在6月份快速清倉。

而回看ST新梅恢復上市後的股價走勢,其在6月6日恢復上市當天股價一度大漲40%,孰料尾盤卻遭到巨大拋壓,在短短五分鐘內股價竟快速“翻綠”,此後幾日公司股價也未有起色,呈整體下跌態勢。這意味著,倘若陳慶桃未在上述五分鐘前離場,其對ST新梅長達一年多的潛伏最終也是徒勞無功。

相比之下,陳慶桃早前押注的另一隻暫停上市股ST常林重返A股市場時表現更差。ST常林7月31日複牌交易首日即大跌近19%,此後又連續兩日跌停,至今未出現明顯反彈。雖不知陳慶桃是否已減持撤退(持有1000萬股),但其所持ST常林市值卻顯著縮水。

在市場人士看來,近年來,隨著並購重組、退市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規定的出臺,ST板塊如今則日益邊緣化。從實踐來看,投資者出於規避潛在風險、不確定性等考慮,對ST板塊的炒作也日趨謹慎,已不再盲目追漲殺跌並回歸理性,ST新梅、ST常林恢復上市後的走勢也證明了這一點,類似陳慶桃的投資者賺錢或越來越難。

蔣政一:博弈重組股前景未知

由於在重組股篩選方面獨具慧眼,蔣政一近年來一直被視作A股市場牛散的“傑出代表”。

記者注意到,僅2014年以來,以蔣政一為代表的“蔣氏二人組”便已相繼押中了金磊股份(舊名)、步森股份、萬達資訊3只具有並購重組預期的個股,潛伏成功率相當之高。而如今,蔣政一又再次押中了重組股——通達動力。

記者注意到,去年末尚未現身十大流通股東榜的蔣政一,憑藉著靈敏的“嗅覺”於今年1月份突然買入通達動力120萬股,隨後,通達動力在1月23日停牌重組。而根據前期披露的重組方案,隆基泰和置業擬作價160億元實施借殼。

無疑,蔣政一再次向外界展示了其挑選重組股的精准眼光。不過,此番押中通達動力,會否也像早年案例一樣,為蔣政一帶來豐厚的利潤呢?

細心的投資者不難發現,隨著並購重組尤其是重組上市相關政策導向的日趨嚴厲,上市公司實施重組已不像以往那樣會輕鬆“過關”,交易所首先會結合其方案發出針對性的問詢函,此前已有不少公司的重組方案因存在瑕疵無法回應監管部門問詢而被迫終止。

回看通達動力本次重組,由於涉及房企借殼,其方案披露後投服中心便拋出諸多質疑。投服中心直接指出,重組上市應當參照IPO標準審核,故公司本次重組存在的兩個問題,可能導致重組不能通過監管部門審核。

而面對著本次重組的諸多變數,蔣政一此番投資押注能否兌現成豐厚的投資收益,也充滿著不確定性。

隨著A股投資氛圍的轉變,在投資者更加注重價值投資,逐漸遠離“炒小、炒差、炒新”的大背景下,在監管部門對並購重組從嚴審核監管的政策導向下,無論是癡迷投資創業板個股的周信鋼,或選擇投機博弈ST股的陳慶桃,還是擅長押注重組的蔣政一,以及代表著三種投資風格的牛散們,今年的股市戰績都不會太理想。而這一現象,是否該引起這類牛散乃至投資風格相近投資者的反思呢?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