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美股報價烏龍事件追蹤:“脆弱”的數據

中国证券网
2017-07-09 10:34

已收藏

當眾多中國內地投資人,在晚間“披星戴月”投資美股的時候,他們或許沒有想過,他們賴以投資的行情軟體可能會出錯。

北京時間7月4日早晨,中國大部分財經網站和行情終端的美股行情突然出錯,包括雅虎財經、穀歌財經、雪球、彭博等在內的美國行情網站或交易平臺出現資料異常,蘋果、微軟、亞馬遜等10多隻知名美股的盤後股價突然齊刷刷報出123美元價格,令早盤亞洲市場一片騷動。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但內地美股交易的“脆弱性”問題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關注。

“跳”不過的代理商

納斯達克交易所在官網上表示,此次部分美股價格異常的原因,主要是協力廠商資料代理商對測試資料的不當使用。有部分資料代理商誤將測試資料引入美股的行情庫內,導致美股行情出錯。

美國威廉·歐奈爾投顧公司旗下市場量化分析行情軟體Panaray的技術人員表示,行情錯誤是因為不少網站通過協力廠商資料代理商來獲取資料。通常協力廠商代理商會在導入交易所資料後進行檢測,所以也有包括Panaray在內的多家資料代理商並未公佈這些異常的盤後價格。而一旦代理商數據出錯,行情軟體方則無法避免資料的失常。

既然行情的錯誤在於代理商的失誤,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網站和交易平臺通過代理商來獲取資料?

Panaray的相關人士表示,大多數國內財經網站和部分國內行情軟體的美股資料都是從協力廠商的資料代理商處獲得資料。之所以這麼做,源於直接接入交易所資料需要高昂的費用和較強的資料處理能力,絕大部分財經網站都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去配置。

據悉,美國的證券交易所以資料流程(stream)的形式來提供行情資料。接收初步資料後,企業要具備強大的處理資料(data feed)能力來對這些資料進行視覺化優化。“交易所對獲取一手資料的代理商有資料處理資質方面的資質認證要求,但多數財經網站並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該人士表示。

此外,協力廠商代理商能為不同客戶定制其所需的視覺化資料需求,並對交易所的資料進行分模組出售。雖然從代理商購買美股資料,公司仍需向交易所支付授權費,但相較直接獲得授權,相關網站和交易平臺在處理資料上可以節約成本和時間。

“脆弱”的交易

上述事情暴露了內地的美股交易可能正處於一種有風險的資料環境中。

一方面,作為投資者,在日常投資交易時,不得不依賴於財經網站或交易平臺提供的資料行情。另一方面,美股行情目前的“代理分銷制度”,本身是一種弱安全的環境。這使得行情資料的準確性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而投資者只能被動接受這種行情環境。

雖然此次美股的小烏龍並未引起交易恐慌,但從盤後迅速掛單到撤單,再到郵件電話的“轟炸”,也間接證實了資料的脆弱性。這再次證明了一句行業裡的習語——數據無小事。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