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債券違約呈現四特點 專家建議完善處置機制

中国财富网
2018-12-24 11:36

已收藏

“債券違約並不可怕,關鍵在於違約後是否可以得到及時處置。”多位專家22日在“2018中國債券論壇”上表示,展望2019年,違約風險仍需警惕。為更好地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國應加強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及相關法律框架,投資者也應理性認識違約風險,客觀對待違約現象。

債券違約呈四大特點

2018年以來,我國信用風險加速出清,新增違約主體數量明顯增加。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底,已經有36家新增違約企業,違約金額為628.2億元。

中國債券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彭興韻指出,今年債券違約變成一個普遍現象,並呈現四個特點:

第一,新增房地產行業違約、能源行業違約金額有所增加。綜合違約數量和違約金額兩種情形,從違約信用債所屬行業來看,由工業、材料、資訊技術、可選消費行業向其他行業蔓延,違約的行業種類越來越廣泛。第二,民營企業的違約金額占比明顯上升。第三,上市公司違約明顯增加。第四,債券違約地區分佈“無問西東”,各個地區都有發生。

“不斷出現的信用債違約,所造成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韓夢彬表示,首先,推遲或發行失敗的信用債數量和規模逐年上升。截至11月底,我國今年推遲或發行失敗信用債659只,占總發行數量的7.4%;推遲或發行失敗信用債規模3978.48億元,占總發行信用債規模的4.5%。

其次,對投資者而言,信用債違約會帶來經濟損失,降低其投資意願;對企業而言,會抬升發債企業的融資成本,影響違約主體的經營活動;對債券市場而言,會增加信用風險,影響債券市場的融資功能。

信用風險不容忽視

專家表示,展望2019年,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寬信用”尚未顯效、信用債到期量較大等因素,信用風險仍不容忽視。

目前,信用債違約事件頻發主要歸因於四個層面:一是全球經濟環境低迷;二是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三是利率環境整體上升;四是債券到期償還量大幅上升。

具體來看,韓夢彬認為,第一,2018年以來,美聯儲加息等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以及國內經濟去杠杆、防控金融風險、貨幣流動性趨緊、非標融資大幅下降、股權質押爆倉等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對債券市場的違約事件造成衝擊。

第二,從行業層面看,產業不景氣以及行業的週期性調整等因素導致了違約。如煤炭、鋼鐵、化工等強週期性行業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第三,從企業層面看,部分企業經營不善以及內部治理出現問題也會增加信用債違約的概率。比如經營不善、管理層動盪等問題。

“信用收縮會進入下半場,2018年信用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可能在2019年上半年延續。”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剛指出,2019年信用債到期量很大,同時上半年信用收縮還將持續,預計整個資金的供需缺口仍然會有所惡化。考慮到2019年信用主體的償債壓力,還需要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支持。

“展望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下,信用違約頻出,企業直接債券融資難度增大,發行量取決於支持民營企業相關政策落地情況。從需求端來看,投資者要持續注重防控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採取謹慎的投資策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資金部總經理劉優輝表示。

處置機制必須跟上

多位專家表示,債券違約並不可怕,關鍵在於違約後是否可以得到及時處置,違約主體是否對違約付出必要的代價,債權人利益是否因違約得到必要的保護。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目前來看,在現有的債券違約處置途徑及法律法規框架下,我國的債券違約處置存在著投資者保護力度不夠、不同主體缺乏約束、地方政府干預違約債務以及市場化、法治化處置違約債券經驗不足等障礙。

彭興韻建議,為提高債券違約處置效率,應妥善處理已發生的違約事件,積極防止違約外溢和傳染;發揮仲介機構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違約債券處置方案的設計和執行;積極引導不良資產處置機構參與違約債券處置,提高債券處置效率;建立和完善違約債券流轉交易市場,提高違約債券的流動性;完善債券違約處置的相關法規制度,強化對不同主體的約束。

韓夢彬認為,政府部門應堅持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監管部門應加強溝通協調、統一債券市場監管體制,評級機構應增強獨立性、加強資訊共用、確保評級真實有效,債券承銷商和託管人應加強盡職調查、資訊披露、持續督導,企業應誠信經營、適度發債、完善治理,擔保方應加強自身的擔保實力、明確擔保中的權利和義務,投資者應理性認識違約風險、客觀對待違約現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