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公用事業

中國多地探索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

新華社,合肥
2021-11-17 09:59

已收藏



新華社合肥11月17日電(記者劉方強、薑剛)玻璃棧道、叢林探險,各種娛樂項目接二連三映入眼簾;野生動物在冬日的暖陽裡悠然自得……一到週末,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的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便會吸引不少遊客。

三年前,這個"網紅"生態旅遊景點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廢棄礦坑。當地通過招商引資,以市場化方式對該礦坑進行修復治理,成立了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

該項目2018年開工建設,2020年竣工,生態修復治理總投資約1億元,結合礦坑生態功能修復和後續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發展等需求,修復治理礦區面積約120畝。

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修金說,公司利用修復後的礦坑建設景觀項目,將一個廢棄的礦坑打造成水上樂園,構建成集生態修復、休閒娛樂、動物科普於一體的綜合項目,2020年5月對外營業,為當地提供約600個就業崗位。

2021年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專案投資、設計、修復、管護等全過程,明確社會資本通過自主投資、與政府合作、公益參與等模式參與生態保護修復,並探索發展生態產業。

《意見》中提到的"誰修復、誰受益"的生態保護修復市場機制讓林修金很受鼓舞。"看到國家出臺的檔,增強了我們參與生態修復的信心,目前我們還準備和江蘇的一家集團在這裡多增加一些生態景點項目,計畫追加投資約1.3億元。"林修金說。

近幾年,不少地方已經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的方式,有效解決了生態治理資金難題,恢復了被破壞的土地資源,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同時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安徽省淮北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1958年建礦,1960年建市,累計生產原煤約11億噸,是中國13大煤炭生產基地之一。

近年來,淮北市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探索採煤沉陷地區綜合治理新方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共用收益和共擔風險,既發揮政府在規劃、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又充分發揮社會資本在建設、運營、維護等方面的優勢。

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大會發佈了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淮北市綠金湖礦山地質環境生態修復專案成功入選。

41歲的周偉,是綠金湖礦山地質環境生態修復專案的見證者,也是綠金湖公園的"守護者"。

"這裡曾是因煤炭採挖而造成的沉陷地,房屋倒塌、道路下沉、橋樑斷裂,給當地群眾生活帶來了影響,成為城市的`傷疤`。"淮北市南湖公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綠金湖專案部部長周偉說,綠金湖經過治理後,因採煤下沉塌陷破壞的生態系統得到修復,髒亂黑臭的沉陷地已變成水清岸綠天藍的城市中央公園。

據介紹,該項目有效融資超過22億元,恢復土地2.45萬畝,形成總蓄水庫容達3680萬立方米的城市中心水庫。其中的生態島嶼為100餘種動物提供棲息地,成為皖北地區重要的候鳥中轉站。

山東威海華夏城礦山生態修復、雲南大板橋礦山生態修復、浙江長興縣原陳灣石礦生態修復及開發利用等,都是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的生動實踐。

"利用這種市場化的機制,政府投入的資金少,社會資本也能參與生態修復並獲得收益,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有了政策支持,林修金希望能把大青山的這個模式推廣到更多地方。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