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公用事業

中國科技創新打造"沙漠奇跡"

新華社,蘭州
2021-01-07 09:55

已收藏



新華社蘭州1月7日電(記者張文靜、郭剛、程楠)中國科研人員正在通過科技創新打造"沙漠奇跡",説明長期遭受沙害困擾的地區恢復生態環境,並探索治沙、治窮與致富相結合的新路徑,為沙漠披綠,助群眾增收。

甘肅省民勤縣有"中國沙鄉"之稱,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包圍,荒漠化面積約占90%。曾經,老百姓在這裡討生活,如虎口求生般艱難。長久以來,當地人戰風沙、保家園、謀發展。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在民勤紮根60餘年,尋找人類與沙漠共處之道--早在1959年,這個所就在民勤建立了觀測研究站,成為中國最早一批荒漠生態定位研究基地。

治沙所副所長馬全林介紹,經多年觀測、分析和研究,他們發現了一批適宜民勤氣候的沙生植物,"它們成活率更高,能大面積種植推廣"。

野生沙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它廣泛分佈於中國北方乾旱荒漠區,固沙作用明顯,食用價值高。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野生沙蔥是沙區群眾的救命菜和越冬菜。但濫采濫挖致數量銳減,野生沙蔥資源受到威脅。

治沙所研究員嚴子柱,長期關注著野生沙蔥的人工豐產栽培技術及產業化開發。1999年起,嚴子柱團隊開啟了沙蔥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產業化發展之門。他們調查了民勤縣境內的野生沙蔥資源,收集了野生植株和種子,用分根移栽和種子播種的方法,做了系列馴化栽培實驗,掌握了沙蔥適宜生長的土壤環境和田間管理措施,解決了沙蔥人工豐產栽培技術。

嚴子柱認為,培育沙蔥產業,可幫助民勤調整沙區產業結構,發展節水生態產業,恢復生態環境。

有了技術支援,民勤縣大壩鎮八一村村民葉長煉在自家沙地裡種起了沙蔥。

"以前,沙地產出少,收入低。現在,一畝地變成了萬元田。"葉長煉告訴記者,嚴子柱等人不僅手把手地教他栽培,還為他提供了溫室反季節沙蔥種植技術,給收入上了"雙保險"。

十餘年來,葉長煉已是當地知名的"沙蔥王"。2019年,他種植的沙蔥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銷往青海、寧夏和新疆等地,帶動了上百名群眾受益。

"治沙所的技術幫我們實現了致富夢。"葉長煉說。

翠綠的沙蔥不僅為沙區披上了綠衣,還讓群眾收穫了致富的喜悅。西北地方的生態恢復,更只有開始,沒有終點。

野生沙米,和野生沙蔥一樣,既是頑強的固沙植物,也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2016年,在馬全林帶領下,治沙所高級工程師魏林源等研究人員開始研究沙米特性,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魏林源說:"沙米有休眠特性,喚醒休眠、刺激種子萌發至關重要。"她和同事做了大量實驗,解決了種子萌發等關鍵技術,並在示範田裡試種。

令人沮喪的是,連續三次試種,均以失敗告終。第一次,遭遇春季霜凍,沙米苗子"全軍覆沒";第二次,補種後,剛萌發的沙米被麻雀和刺蝟吃了個精光;第三次,儘管他們敲鑼、打鼓,甚至動用了驅鳥器,但沙米還是成了麻雀和刺蝟的口糧。

研究團隊沒有洩氣,繼續補種。如今,通過努力,他們研發了一套促進萌發、加速出苗和提高產量的技術體系。

走進民勤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研究站示範田,記者看到,不同品系的沙米在沙地裡"站崗"。儘管植株已泛黃,但鋒利的枝葉透露出它抗旱耐寒的堅毅"性格"。

將試種成功的沙米處理加工,魏林源和同事把它們製成了麵包、蛋糕、餅乾和掛麵。他們希望有關部門支援,明年能在民勤推廣種植沙米,延長加工產業鏈。

馬全林認為,中國利用科技治沙成功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使民勤等受沙化困擾的地區駛入"治沙+致富"的"快車道"。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