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當今科研群體更加多元化"--訪《自然》雜誌首位女性總編輯瑪格達萊娜·斯基珀

伦敦
2019-11-04 11:02

已收藏

新華社倫敦11月4日電專訪:"當今科研群體更加多元化"--訪《自然》雜誌首位女性總編輯瑪格達萊娜·斯基珀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彭茜

"大自然的演出總是推陳出新,因為她無時無刻不吸納著新的觀點。" 正如1869年的這段創刊詞所寫,今年邁入150歲"高齡"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見證了百年來科學革故鼎新的變化--科研體系變革、更多民眾參與科學以及資訊時代科研成果迅速跨國傳播……

這一知名科學傳播平臺本身也隨時代不斷"進化",其中就包括第一次由女性擔任雜誌總編輯一職。"《自然》一直在適應這些變化,或許讓我出任總編輯也能說明這點。但我想最重要的是這反映了科研群體的深層變化,即更加多元化了。"該雜誌首位女總編瑪格達萊娜·斯基珀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斯基珀認為,如今科研群體的多元性已覆蓋了性別、地理、種族、資歷等。科學的參與者中有年輕學者、資深科學家,還不乏普通民眾。比如農民參與農業科學研究,病患參與醫學研究,這也是"公民科學"的一部分。

2018年,斯基珀履新為《自然》第8任總編輯,此前歷任總編輯均為男性。這背後的趨勢是近年來女性在科學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被重視。在斯基珀看來,如今人們開始更多談論女性對科學的貢獻也算"珊珊來遲"了。

其實,女性很早就在科學發展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比如"世界第一位程式師"阿達·洛芙萊斯、蘇格蘭數學家瑪麗·薩默維爾,只是長久以來她們的貢獻並未獲得同等認同。

斯基珀認為,談論女性在科學中的角色,推而廣之其實是科學界應有更多不同聲音。"聽取不同觀點、用不同方式分析同一問題,能帶來更好、更有意思以及更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因此,多樣性不僅僅體現於在科研中給予女性機會和支持,更體現在為所有未被充分代表的群體提供機會和支持。"

擁有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的斯基珀也曾是一位紮根實驗室的科學家,但她坦言期刊編輯工作更令她著迷,因為可以接觸更多領域的有趣研究,恰好滿足了她在科學上的好奇心。"在科研工作中,你必須專注於某個主題以解決問題,無暇關注其他領域的話題,但我在科學上的興趣範圍太廣了。"她說。

她發現科研領域的另一個新變化是:跨學科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僅是學科間,還有學科內的邊界也正在模糊。奇妙的是,這似乎又回到了科學誕生之初學科分支不明顯的時代,但這恰恰有利於形成合力,解決當下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

斯基珀的興趣也不局限在科研成果本身,她還希望推動整個科研共同體的有益轉向。上任後,她提出了未來要更關注大資料以及年輕研究人員的工作。

《自然》早年發表的一些重要論文,很多都只是一頁紙的文字論述,沒有資料和其他相關資訊,如今這樣的論文根本不可能發表。斯基珀說,現在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基於豐富的資料分析,這就需要收集和展示大量資料。這對科學是一個非常好的賦能過程,也是為什麼《自然》需要更關注這方面的趨勢。

斯基珀還致力於幫助更多年輕科研人員成長,《自然》的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甚至有20來歲的年輕學者上榜。"早年的科研體系層級明顯,只有地位顯赫的科學家才會被人們屢屢談及。我們當然知道資歷能夠帶來視野、成熟等重要品質,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年輕人的一些重要特質,比如魄力、敢於挑戰以及用不同視角看待問題的意願。"她說。

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也讓年輕人更易在學術上獲得機會。斯基珀回憶,自己幼時資訊傳遞和溝通方式比較有限,而如今科研人員會用社交媒體等多種溝通方式快速交流想法,這也是她從年輕學者身上學到的"重要一課"。

未來,科學研究仍會面臨許多重大挑戰。斯基珀認為,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應對科學發現中的"錯誤傳播"。"研究人員和出版機構需要更好地傳播科學,讓科學成果得到準確報導,説明公眾更好地理解科學。這並非易事,需要時間,需要研究人員、不同人群共同參與,而《自然》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位女主編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