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0月24日電(記者李濱彬)一年前,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成為連通粵港澳三地、服務大灣區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脈。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師克服了許多世界級難題,集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成就大國工程。
工程師們的創新步伐不停,在繼續攀登新的高峰。記者近日在港採訪多位香港科學家,帶著他們的問題與繼續駐守在大橋的工程師們展開了關於創新和未來的對話。
科研先行:為世界提供"中國標準"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上,群眾遊行中出現了港珠澳大橋元素。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作為建設者代表站在"創新驅動"方陣的彩車上。
"能作為港珠澳大橋的代表在`創新驅動`方陣中,很光榮,感受到我們國家日益強大和科技的進步。"林鳴說。
港珠澳大橋被稱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珠穆朗瑪峰",它不僅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首條海底深埋沉管隧道。
島隧工程的建設之路,就是一條持久的創新之路,過程充滿挑戰。林鳴帶領團隊將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隧道沉降平均6釐米左右、對接合龍精度2.6毫米、6公里沉管滴水不漏。港珠澳大橋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陳清泉通過記者提問: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年了,是世紀工程,創造了很多世界第一。目前如何從工程的目標、理論、實施和品質等方面總結創新的成功經驗,形成可複製推廣借鑒的理論?
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副總經理尹海卿介紹,一年來,他帶領團隊正在對整個工程的創新技術和管理進行系統總結,同時做相關資料的整理工作。
林鳴說,幾代工程師、科研人員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堅持科研先行、堅持實驗先行"的方法。在工程存在重大風險的地方,要先進行科研攻關。港珠澳島隧工程建設期間,將4%的工程直接建設費投入科研攻關,總共進行了136個驗證實驗,確保了大橋高品質、高速度、高效益地完成。
做高品質工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唐本忠通過記者提問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師:如何創造我們的建築理論,打造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橋樑和隧道品牌,使我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
林鳴介紹,中國橋樑建設湧現了虎門二橋、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等一批橋樑和隧道,在世界上也處於相對領先水準。
"我的體會是當前中國大工程建造已經到了可以選擇設定最高目標的時代,通過不斷超越世界先進的工程理念和技術,帶給人們過程與結果更美好的體驗。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林鳴說。
林鳴認為,在科技高度發達、工程條件極大改善的情況下,認識問題其實比解決問題更難。要在認識上下功夫,不斷補短板,也要重視細節。此外,還需要培養更多高素質工程師,更多高技能工人。
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副總經理黃維民參與了島隧工程的全程工作,目前仍然駐守在珠海,帶領團隊對島隧工程和人工島做維護和保養工作。
黃維民印象最深的是沉管隧道的浮運安裝,他說大夥兒一起用團隊宣導的科學家精神、鐵人精神、工匠精神度過了無數不眠之夜,在這個創造世界之最的過程中,自己和團隊的專業和品格也有了一次昇華。
"這個過程,我們學會了很多,堅定了對工程品質的執著追求。"黃維民說。
重整行裝再出發:繼續攀登工程技術新高峰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團隊在創造世界之最後,重整行裝再出發,繼續攀登新高峰。
2018年,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交工後,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部代表中國交建成立了由島隧總部牽頭,多家國內外機構參加的聯合研究組,正式系統性地開展懸浮隧道工程技術研究。
尹海卿目前牽頭懸浮隧道的研究,他介紹,這個課題100多年前就已提出,懸浮隧道也叫"阿基米德橋",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進行設計。
懸浮隧道是繼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後,又一種實現深海峽灣跨越的重大交通運輸工程。目前在瓊州海峽、紅海海峽、埃及和沙特等地都有這種需求,僅有挪威、日本、義大利等國家開展過相關研究,但尚未有懸浮隧道建成的先例。
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劉正光被業界譽為香港"橋王",是香港青馬大橋總工程師、香港土木工程署前署長。他此前到懸浮隧道研究組瞭解了最新進展。
劉正光提出,現在的科技發展很快,懸浮隧道10年內有機會成功實現,但懸浮隧道在深水建造,風險極高,在水中如何固定成為難題。
尹海卿表示,錨固式懸浮隧道適用幾百米到上千米水深的範圍,它是通過錨索將懸浮隧道與海底基礎連接固定,即用樁、吸力筒、重塊等為基礎,把懸浮隧道和錨塊連起來,並施加一定預緊力,把懸浮隧道固定在海中。
尹海卿透露,懸浮隧道研究團隊目前進入攻關階段,在研究中開展物理模型試驗,驗證所研究的理論是否合理,減少風險。
林鳴表示,要力爭在工程科學理論、關鍵技術及施工裝備等方面形成突破,這些創新將為懸浮隧道的研發和安全服役提供科學依據,提升重大工程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