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工廠",也叫智慧工廠,因車間內的機器可以自動運作、不需要燈光照明而得名。在智慧化浪潮下,黑燈工廠可以減少勞動力開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並能進行一些危險品的生產,保障工人的安全。
讓機器代替人去完成高強度、重複性乃至有危險性的勞動,是國內鋼鐵行業邁向智慧製造的重要一步。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使用撈渣機器人後,出渣率由10%降低到9%,這一個百分點一年可為企業節省約60萬元。
西安航太動力測控技術研究所是中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基地。在人力和物力不增加的情況下,研究所經過適當的資訊化、生產過程自動化改造和升級,實現了點火裝置金屬和安全機構製造單元的24小時工作模式。夜間自動化設備進行產品粗加工,白天工人上班後進行精加工及後續操作,生產效率提升了兩倍以上。
在北京的小米智慧工廠,機器"捏住"8英寸大小的手機兩側,類比人手將螢幕反復向內對折。一部最新的折疊屏手機所需的200多道工序,絕大部分依靠智慧設備完成,在"黑燈工廠"裡誕生,年產量可達百萬部。
位於北京的人工智慧企業曠視科技為浙江一家電機及驅動製造商打造了集軟硬體為一體的智慧化"黑燈工廠"樣板車間,支撐工廠高效運行,全面推進生產製造和物流的自動化、柔性化與智慧化水準,加快企業運營回應速度,最終實現產能提升。
曠視科技高級副總裁、物流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徐慶才告訴記者,這個"黑燈工廠"是人工智慧賦能傳統行業提質增效的典型案例。它借助曠視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基於人工智慧演算法,實現多設備集成協同作業,提升準確率,具有可追溯性。
徐慶才解釋說,具體而言,人工智慧對企業的智慧化升級包含三個層面:一是單個設備的智慧化,二是整個系統的智慧化,三是場景智慧,即具體的生產場景借助人工智慧技術能夠自主感知、思考、執行並不斷進化。
在今年7月舉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在政產學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取得顯著進展,部分領域技術創新應用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智慧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進一步深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