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國務院召開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啟動部署會,同日,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結果公佈,這標誌著這項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在已經發佈的25個中選藥品中,價格相比同品種藥品2017年的最低採購價,平均降幅為52%,同比降幅最高超過90%,同比降幅最低的10%左右。
恩替卡韋——乙肝用藥霸主,降價超95%!
吉非替尼——肺癌靶向藥,降價75%!
廣大患者的福音來了,醫藥股卻涼了?上周醫藥板塊整體跳水,兩天時間內,整個醫藥股市值縮水近3400億元,原因是降幅超出了市場預期。
12月9日下午,國家醫保局召開了一場小型交流會,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負責人表示:“降幅是在前期的預估範圍內,我們認為符合預期。”
一位元參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的專家向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透露,藥品銷售價格大概是生產成本的17~18倍,讓利空間廣闊。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企業代表馬明表示:“通過此次降價,我們認為能夠倒逼企業儘快轉型,走創新藥物的道路和仿製藥品牌化的道路。公司下一步會進一步加大對於科研的投入,聚焦研發創新型藥品。”
中標價降幅符合預期
“這一降幅是在前期的預估範圍內,我們認為符合預期。在進行4+7帶量採購的政策前,上海在前期已經做了三批帶量採購的試點工作,平均降幅在50%-60%之間。”
9日召開的交流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負責人作出上述表示。
在過去的政府採購環節中,實際上已經出現過企業大幅降價、以價換量的市場行為。
以替諾福韋為例。該藥在2008年以愛滋病藥物的身份進入中國,2014年擴增了乙肝的適應症。隨後,以廣生堂為代表的國內企業一方面開始著手開發國產替諾福韋,一方面開始向替諾福韋的專利持有人Gilead發起專利挑戰。隨著專利被判無效,國產替諾福韋仿製藥上市在即,其與國家進行藥品價格談判時被迫讓步,替諾福韋在國內的價格直線降至499元,降幅達到67%。
從生產成本來看,藥企有很大的讓利空間。
一位元參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的專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有關權威部門,曾經連續追蹤過一百多家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實際銷售價格相關資料。結果顯示,平均企業藥品銷售價格,大概是生產成本的17~18倍。”
4+2模式理解降價空間
“綜合來看,降價的空間來源主要是將過去制度性的成本以及灰色空間置換,把有關的紅利返還給中國的患者,這樣使得醫藥產業、醫療機構、患者之間尋得了一個最大的公約數。”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可以從“4+2”模式來理解藥企的降價空間。
“4”
一是規模效應帶來藥品單價下降的空間。也就是說,生產數量的增長,可以使單品生產的成本降低。比如,一條生產線一個批次需要一個星期生產出成品,但是如果生產需求增加,生產線連續投產與運作,可能會產出20個甚至更多的批次。企業的固定資產利用率,包括人工的利用率提升後,極大地降低了單品生產的成本。
二是市場推廣價格降低。過去,中國的主要藥品集中採購以省為單位,藥企需要到每個省挨個進行省級投招標工作,各個地方因為政策不一樣,可能會有一些差異甚至政策壁壘。這一次的集中採購是11個城市聯合進行、同時行動,在降低生產企業區域間壁壘的同時,也降低了市場推廣的成本。
三是企業的行銷成本有望降低。帶量採購的政策促使藥品價格下跌,藥企在嚴格控制成本的同時,意味著帶金銷售將從源頭被擠壓。因為,中標藥企的銷量全由官方來承擔,所以企業將節省大量銷售成本,只會通過回扣做市場的藥企將面臨轉型。
四是企業的資金佔用和融資成本下降了。在過去,藥品的平均回款在三個月到半年,有的甚至超過一年。“企業如果到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通過銀行貸款,一年的貸款利率將增加較高的成本。帶量採購政策要求及時回款,其實是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將最終傳導至終端的藥價上。”
“2”
這兩點是企業本身具備降價的條件。
第一,在本次預中選的25個藥品中,超過70%的藥品所在商家,原材料都由自身供應。這些企業通過整合產業上下游的關係,降低了企業成本。
第二,一些企業前期的研發成本,已經在過去的銷售中回本了,往後主要是銷售和日常經營管理的成本,所以也有降價的空間。
三個制度共建醫藥產業方向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負責人透露:“藥品有兩個基本特點,我們很多的政策設計基本跟它們有關係。”
首先,藥品具有資訊不對稱性。一顆白色的藥丸,老百姓甚至醫生都沒辦法判斷藥品本身是否安全有效。“所以,藥品的安全品質,需要專業機構來進行認證,需要政府部門設立法律監管機構來保障。”
其次,藥品在使用上,主動權歸醫生所有。醫生對病人用藥的品種、結構和數量,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此,國家醫保局判斷,醫藥產業將從嚴格監管、良性競爭、戰略購買三個方面發生改變。
嚴格監管方面,目前國內藥品品質層次不齊,製藥企業4000多家,小而散的情況非常突出。所以未來監管趨嚴將成為方向,從而確保藥品的安全性,使其療效、品質達到國際標準。
良性競爭方面,醫藥企業的競爭主要是安全性和療效品質的競爭,所以不應該是靠給醫生的回扣等不合規的銷售費用。
戰略購買方面,“不買貴的,要買對的。”以後,醫療保障部門對藥品的採購將不會是被動買單,而是要評估醫保參保者需要、臨床需要、藥品安全品質。通過評估,通過集中採購的方式,最終為參保人群提供質優價良的藥品。
推動加大創新藥研發力度
12月6日,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進行到談判階段,因中標價格低於市場預期,盤中醫藥板塊整體跳水,隨後兩天的時間內,整個醫藥股的市值縮水近3400億元。
中信證券高級副總裁、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田佳強分析了此次下跌的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此前市場預期產品中標、但最終失標的一部分企業;二是雖中標、但降價幅度大幅超出預期的一部分企業;三是企業以高端仿製藥為主,利潤率相對比較高,雖然此次沒在首批集中採購的名單中,但市場預期未來可能會受到影響的一批企業。
田佳強表示:“從平均降幅上來講,此次降價不會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一方面,很多藥企開始反思,未來可能在研發投入中避開紮堆的仿製藥,消減這方面研發開支,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創新藥的研發上。另一方面,過去醫保資金的利用確實存在很多不合理現象。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醫保為過期原研藥、高價仿製藥支付了太多冤枉錢,對醫保資金進行優化,實現騰籠換鳥,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所以未來,我們也期待創新藥可以更快地進入醫保,同時支付環境有望得到大幅優化。”
平安證券認為,由於本次帶量採購仿製藥降價幅度大超預期,短期內需規避仿製藥投資主題,該機構建議關注具備更深護城河且受帶量採購影響較小的細分領域,包括創新藥、高端醫療設備及耗材、口腔醫療等。
興業證券大健康與消費研究中心總經理、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徐佳熹表示,對醫藥行業大家還是要有信心,這個行業一直是國家非常重視的領域,並且也出臺了很多政策,行業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另外,醫藥股還有兩個第一——tenbagger(十倍股)中國的醫藥生物行業在A股市場的歷史中是最多的;過去十年淨利潤,醫藥行業也是市場增長最多的。
有專家表示,從長遠來看,帶量採購促進行業回歸產品的品質、技術、市場競爭度等良性發展軌道,對於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的企業會有積極作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