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擴大開放政策吸引國際金融機構佈局北京

北京
2019-11-20 09:04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吉甯)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的一棟寫字樓裡,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中國公司的員工正在緊張地製作專案進度表,與客戶公司接洽業務。

作為為全球上萬家金融機構提供網路、報文服務的國際合作組織,SWIFT今年在北京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以前,中國客戶都要使用英文版合同,服務用美元計價結算,提供服務也僅適用協會所在地法律,流程繁瑣,成本較高。"SWIFT中國區總裁黃美倫說。

隨著中國公司的成立,所有產品和服務都將使用中文版商務檔並適用中國法律,人民幣也將成為繼美元、歐元之後,協會在全球範圍內接受的第三種貨幣。

"中國公司的建立得到北京市政府全方位的服務,在外籍人才引進、辦公場所選擇、工商登記、企業名稱變更等方面都給予大力支持,提供了`管家式`服務。"黃美倫說,"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中國對外開放脈搏的跳動,一定不會錯過這片廣袤的市場。"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同意在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在科學技術服務、互聯網和資訊服務、金融服務、文化等領域擴大外資企業的業務範圍,外資企業所面臨的業績、控股等方面的限制進一步鬆綁。

由此,北京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外資企業設立備案登記"單一視窗、單一表格",在網上填報一份表格就可以完成外企備案和登記;新設的外國人出入境服務大廳,為在京外籍人才提供更寬鬆便捷的出入境、停居留服務,2015年以來服務外籍人才數超過之前10年的總量。

在金融領域,持續出臺的開放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金融服務領域,4年多的時間裡吸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落地: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在京新設法人主體;法國電力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在京新設投資性公司;外資持股51%的瑞銀證券在京落地……

根據北京市金融局提供的最新資料,在今年10個多月的時間裡,又有十餘家國際重要金融機構落戶北京。

不但新的企業如雨後春筍出現,已經在中國紮根多年的外資金融企業也從擴大開放政策中受益良多。

今年8月,北京市對外發佈金融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畫,主要在放寬外資金融機構市場准入、拓展外資機構業務範圍、探索資本專案對外開放、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等九大方面推出了38項舉措,持續推動金融領域擴大開放。

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國境內獲得企業征信備案的外商獨資企業。自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由於相關政策限制,一些征信業務推進緩慢。

"以前,企業征信資質備案只對內資開放,我們能夠成功備案是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帶來的成果。"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黎薇說,很多企業在招投標時都會對備案資質有要求,如今有了備案,公司可以參與到更多企業的商務活動中,益博睿將利用其征信經驗和服務快速拓展客戶。

"在政策的帶動下,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向我們敞開了大門,今年業務量同比去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黎薇說,"公司與開放的中國同頻共振。"

根據統計資料,今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業增加值4221.7億元,同比增長9.2%,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7%,金融業始終保持首都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地位。

金融領域的持續開放帶動了營商環境的優化。世界銀行最新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1位,較去年的第46位大幅提升。北京作為樣本城市,得分為78.2分,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提升4.6分,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提升做出重要貢獻。

去年在北京設立了新公司的穆迪公司,對中國的發展抱有極大信心。

"擴大開放對公司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可以發揮自己在征信、諮詢等方面的專長繼續拓展業務,服務中國企業。"穆迪中國區總經理施浩說,"我們既是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這裡前景廣闊,值得期待。"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