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增信貸和社融規模創歷史新高,持續引發市場熱議。2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央行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當前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是基本匹配的,不是“大水漫灌”。下一步將促進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既要防止貨幣條件過緊引發風險,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劇扭曲和繼續累積風險,繼續發揮好貨幣政策的結構優化作用,協調好本外幣政策,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間的平衡,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李克強指出:“我國近期實施的一些貨幣政策,外界輿論特別是市場主體總體評價是積極的,但也出現了個別質疑的聲音,認為是不是搞量化寬鬆?我在這裡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我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2019年開年,央行就宣佈,1月份分兩次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共計1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李克強表示,一個月內兩次降准,既是順應市場主體的強烈呼聲,也因我國存款準備金率比世界上任何主要經濟體都高,在這方面有充足的空間。而且在降准過程中也適當回收了流動性。
“相關金融機構要齊心協力,讓更多貸款更便捷流向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特別是要向中長期貸款方向加大力度,以此引導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長期向好。”李克強說。
值得注意的是,1月新增信貸和社融創新高的背後,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衝量明顯。李克強表示,降准信號發出後,社會融資總規模上升幅度表面看比較大,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中主要是票據融資、短期貸款上升比較快。這不僅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資金“空轉”等行為,而且可能會帶來新的潛在風險。
央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1月份票據融資顯著增加,支援了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個別企業通過票據貼現和結構性存款套利,只是短期的少數行為,不是票據融資增加的主要原因。總體看,1月份貸款處於合理水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加大。
實際上,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去年下半年以來,貨幣市場利率下降帶動票據融資利率下行,曾經一度出現了票據融資利率與銀行結構性存款等高息理財產品之間利率倒掛,因此給銀行和企業提供了一定的套利空間。至於從去年5月以來一路“高歌猛進”的票據融資中,究竟有多少規模是套利則無法估量,不過,監管部門也關注到這一問題,年初以來就採取措施壓縮套利空間。
監管部門近期頻吹風不搞“大水漫灌”、不搞量化寬鬆,除了有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外,是否也預示著未來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有限?不少券商分析師提示要警惕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預期落空的風險。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指出,鑒於整體信貸增速已經開始明顯反彈,政府可能在短期內會略微降低推進政策寬鬆的力度和緊迫性。事實上,短期內央行可能更需要信貸投放步伐更平穩。通過降准等方式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緊迫性和可能性也有所降低。全年而言,預計央行不會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可能再降准至少200個基點。
李克強則強調,相關部門要認真分析研究今年以來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實際貸款的變化情況,要吃准“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中國發展的長遠問題,根本途徑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以促改革、調結構促進經濟穩中求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