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外資行半年報“報喜” 內地業務增速亮眼

中国财富网
2018-08-23 09:50

已收藏

外資銀行半年報近日集中“報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滙豐控股、渣打集團、瑞士銀行、花旗銀行、恒生銀行等多家外資行披露中期業績,其中在中國內地的業務整體向好。

內地業務增速亮眼

上半年,渣打集團在中國內地的稅前基本盈利同比增長62.8%,約16.15億元(按截稿時匯率折算成人民幣,下同)。

業績同樣搶眼的還有恆生銀行,上半年在中國內地實現稅前盈利2.59億元,同比增長266.7%。由於業務體量小、利潤基數薄,恒生銀行雖然盈利總數不高,但增幅亮眼。

上述兩家外資行中國內地業績之所以能斬獲高增速,歸因於它們把握住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發揮了它們跨境業務運營的優勢。渣打還尤為看重數位化服務的完善,恒生則將目光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這些都直接拉動了它們在中國內地業務的大幅增長。

作為外資行的“領頭羊”,滙豐控股上半年在亞洲地區的稅前利潤為641.91億元,同比增長22.9%。背後同樣離不開中國內地業務的貢獻。在滙豐環球貿易及融資業務中,來自中國內地資產負債表的增長,幫助滙豐全球收入增長1.23億元。

新加坡星展銀行的實力亦不容小覷。上半年,星展銀行的純利同比增長23%至144.73億元。這一數值的實現,一部分受惠於其整合了澳新銀行在中國內地的零售銀行業務。

外資行業務戰略明朗

外資行中國內地業務增速呈現亮點的同時,其業務戰略也日漸明朗。

一直以來,外資行的經營“打法”和中資行大不相同。憑藉其完善的風控管理、財富管理體系和跨境服務能力,外資行往往瞄準高淨值個人客戶、跨國經營企業客戶等人群。

財富管理業務是外資行的“門面”。以瑞士銀行的全球財富管理業務為例,二季度表現強勁,稅前利潤為72.21億元,同比增長18%。瑞銀集團首席運營官Sabine Keller-Busse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在這個業務領域,中國市場已經成為瑞銀髮力的新藍海。中國成長中的高淨值人群催生大量財富管理需求,這正好與瑞銀的專長相契合。

在“數位化+財富中心”新模式下,上半年,花旗銀行在中國的零售銀行業務同比增長9%,其中財富管理業務增長23%。花旗在中國內地的管理資產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7%。恒生銀行在中國內地的財富管理業務亦不甘示弱,同比漲幅高達117%。

在傳統業務方面,上半年,渣打的大中華及北亞地區商業銀行業務收入增長12%,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零售業務得到飛速發展;滙豐在中國內地的新信用卡發行業務也在上半年取得強勁進展。

加入“債券通”報價機構隊伍後,不少外資行的內地業績顯著提升。以渣打為例,其借助網路優勢,積極協助境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及“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管道進入市場,為此增加了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