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保本理財難覓蹤跡
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資管新規落地,要求資管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封閉式資管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也就是說短期保本理財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財富網走訪多家銀行發現,保本理財產品仍然存在,個別銀行還有保本理財產品銷售。不過,許多銀行做出了業務調整,投資期限在90天內保本理財產品已基本絕跡。
中國財富網在浦發銀行官網上查到,4月24日浦發銀行發售的一款“匯理財穩利系列M計畫人民幣產品”保證收益型理財,期限為35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隨後中國財富網致電銀行網點,浦發銀行理財經理對中國財富網表示,這款理財產品幾天前就已經沒有額度了,而且產品也將在明天起息,後續可能不會發售投資期限在90天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不過具體還要等總行通知。
該行理財經理建議,如果近期有資金使用需求又想理財,可以關注貨幣基金類理財產品,這類產品收益在4%左右,支取比較靈活。
中國財富網隨後詢問了多家銀行,情況也基本和浦發銀行類似。在4月27日資管新規落地後,已經沒有90天以下的保本理財產品發行。個別期限在90天以下的理財產品發行日期均在4月27日之前,且均已在近期結束募集。這批產品到期之後,短期保本理財產品將徹底銷聲匿跡。
長期保本理財收益降低
短期保本理財雖然已經暫停發售,但長期保本理財仍然受到不少投資者的追捧。各家銀行均有長期保本理財產品發售。
以農業銀行為例,該行發行的“金鑰匙·本利豐2018年第1065期”保本理財產品,理財期限104天,預期收益為3.7%,投資起點金額5萬元,資金投向債券、債權、貨幣市場產品。
不過,這類產品收益率似乎並不高,金牛理財監測的主要銀行新發保本理財產品共26款,收益率大多在4%左右,收益率最高的是交通銀行“添利36個月”理財,預期收益率5%。
資料監測顯示,截至5月3日,保本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僅為4.08%,創下今年以來新低。
結構性存款產品熱銷
雖然保本理財日漸式微,但市場需求依然存在,結構性存款成為今年以來投資者的新寵。僅2018年一季度,新增結構性存款就達到了18409.76億元,超出了2017年全年11771.11億的增量。
從目前市場上結構性存款產品來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固定收益類結構性存款,以交通銀行“穩添利結構性存款”為例,該產品投資期限為94天,預期收益率為4.25%,投資起點5萬元。產品掛鉤標的為3個月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如果3個月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低於2.5%,銀行有權終止該產品。
交行客戶經理向中國財富網表示,這類結構性存款相當於銀行存款,納入存款保險保障範疇,所以風險極低,銀行承諾保本,相當於之前保本產品的“對接產品”,銷售情況比較好,基本在募集期結束前2、3天就沒額度了。
另一類是浮動收益類結構性存款產品。這類產品通俗理解是“定期存款+期權”的一種理財產品。它是將存款等固定收益類產品與金融衍生品(如期權、股票漲跌幅)等標的掛鉤形成的理財產品。其表現特徵是該類產品的收益一部分固定,而另一部分收益與其掛鉤資產業績表現相聯繫。這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在一般在2%至10%之間浮動。
以招商銀行“掛鉤黃金兩層區間十二個月結構性存款”為例,該理財產品與倫敦洲際交易所下午發佈的黃金定盤價掛鉤,當定盤價在規定區間內波動時,理財產品獲得最高收益;反之,突破波動期間,獲得相當於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最低收益。
不過,交通銀行客戶經理提醒投資者,結構性存款與普通存款不同,購買時也要注意風險。如果發生銀行提前終止理財產品的極端情況,本金和收益會根據合同約定和實際投資天數計算,個別產品不僅收益不能保證,還會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
此外,中國財富網在走訪中發現,一些銀行在銷售浮動收益型結構性存款產品時過分強調上浮的高收益,但在實際情況中,想要達到上浮收益的條件往往比較苛刻,同時需要投資者對黃金、股指等掛鉤的金融產品走勢有正確判斷。
另外,提醒投資者一定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看清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掛鉤標的。對於浮動收益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也有“保本”和“不保本”的區別,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選擇相對穩健的保本類結構性產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