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消費品

國足出線一戰收視堪比春晚 兩球開啟3萬億盛宴

中国证券网
2016-03-31 09:19

已收藏


假設國足能夠闖入俄羅斯世界盃,據業內人士推算,出場費、門票收入、贊助收入的總額將不低於5億元

中國前幾大富豪的錢都沒有白砸,黃博文和武磊的入球,把中國男足(下稱“國足”)送進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預選賽(下稱“世預賽”)亞洲區12強。

“可以說國足為我們創造了0.1的奇跡。”整整一夜,陝文投榆林文化旅遊投資公司總經理李軍幾乎未眠,首先作為球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他還沉醉在黃博文和武磊的進球中;其次,作為一名旅遊文化體育產業的投資者,國足在強壓之下的絕地反擊,無疑為他所在的產業帶來了巨大利好。

事實上,完勝卡塔爾隊後,國足不僅將穩賺7100萬元,更有一種期待是,如果最終闖入俄羅斯世界盃,收入不會低於5億元。

再看遠一些,根據目前全國30個省級政府出臺的檔,到2025年各省份體育產業總規模目標之和近7萬億元,按照國際體育產業中足球占比40%測算,屆時,中國足球的年產業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這一數字足以讓那些已經習慣“買買買”的中超俱樂部大佬浮想聯翩。

手握12強賽直播權的樂了

國足的出線會讓許多人受益,樂視可能是現階段的最大贏家。

細心的球迷應該已經發現,中國與卡塔爾一戰,除了央視,還有樂視體育在直播。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央視是付了一些費用才獲得直播權的。”

去年5月,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下稱“體奧動力”),通過幾輪談判與競標,最終拿到了“中國之隊”系列比賽“四個包”的媒體版權,四個包中最值錢的是中國之隊(包括國足)的境內電視轉播和新媒體轉播權,費用每年約7000萬元。這就意味著,央視要直播國足的世預賽,要麼從亞足聯獲得播出權,要麼通過體奧動力的“中國之隊”境內版權分銷獲得直播權。

對於前者,央視顯然沒有機會了,因為樂視體育去年曲線拿到了2018年世預賽亞洲區的決賽權益。

去年10月,樂視體育戰略入股拉加代爾體育集團,並持有拉加代爾旗下的世界體育集團(WSG)20%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作為世界上久負盛名的體育行銷機構之一,拉加代爾體育集團擁有眾多全球知名的體育行銷公司;WSG則是亞洲最大的體育行銷、媒體版權行銷及賽事管理公司。

如此,樂視體育去年擊敗眾多競爭對手,獲得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全媒體版權和信號製作權。這是亞足聯歷史上首次授予新媒體平臺旗下所有賽事的全媒體版權。這份版權合同囊括了亞足聯全部12類賽事,共計1000多場比賽,其中包括2018年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

如此,央視的直播權只能從體奧動力的國足主場版權銷售中獲得。本報記者所瞭解到的情況是,體奧動力去年5月拿到中國之隊的轉播權後,即向電視臺、網站分銷轉播權,而與央視的分銷談判也進行得很順利。不過,隨著國足的出線,國足12強賽的主場版權銷售價格勢必會高漲。

“你可以看看29日央視的直播收視率,與春晚不相上下,12強賽國足主場的版權費,拿下7000萬元是很輕鬆的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3萬億的想像空間

當然,12強賽的直播權只是眼前的利益,國足此次出線還為中國足球產業絕地反擊點了“一把火”。

根據亞足聯規定,獲得12強賽資格的球隊可以獲得出場費,按此前80萬美元的標準,國足五個主場比賽至少賺了400萬美元,約合2600萬元人民幣;門票則是大頭,按照每場比賽平均3萬名現場觀眾、平均門票300元計算,五個主場比賽的門票收入將達到4500萬元。兩項收入相加,國足的收益高達7100萬元。

假設國足能夠闖入俄羅斯世界盃,根據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推算,出場費、門票收入、贊助收入的總額將不會低於5億元。

“一切如願當然是好事,但根本上還是促進中國足球的發展,並獲得更多投資者對體育產業的關注。”李軍對本報記者表示。

《2014年中國體育產業白皮書》顯示,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第三產業對我國GDP的貢獻率已經超越第二產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產值在逐年增加。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體育產業年增加值達到近3000億美元,歐盟為4000多億歐元,占各自GDP的比重分別為3%~4%。而我國體育產業占GDP比重為0.6%,上升空間巨大。

“雖然很難從0.6%一下升到3%,但至少可以增加到1%吧,按照目前的發展形勢,預計到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會達1%。”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李永林向本報記者表示。

國務院2014年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同樣賦予了巨大想像空間: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

《意見》印發以來,已有30個省級政府出臺了實施意見,體育產業目標總規模之和接近7萬億元。按照國際體育產業中足球占比40%測算,到2025年,中國足球的年產業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

足球投資依舊缺錢

要實現足球產業規模3萬億的目標,光有好成績還不夠,還需要更多錢投進來。

政策推動下,目前已有大量資本也開始湧入足球產業。萬達成了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蘇寧集團5.23億元收購江蘇舜天;綠地集團1.5億元拿下上海申花;上港集團1.67億元接手上海東亞。中國足球產業內部資本熱潮洶湧。

“無論是幾百億還是幾萬億,都是數字而已,目前專門投資體育的還是太少。”一家創投公司董事表示。

他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體育行業仍然處於初期,市場份額占80%的仍是體育用品企業,體育服務只占20%,“但未來5年,體育服務業的比重一定會超過50%,看清楚這個趨勢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

“若要投資主體產業,目前在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上還存在問題,畢竟這項改革涉及巨大的利益。”另一投資機構老總表示。

以投資足球場地為例,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印發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將擴大足球場地數量,對足球場地建設予以政策扶持,同時提高場地設施運營能力和綜合效益。

對社會資本投入足球場地建設,《方案》指出應落實土地、稅收、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如果中國的足球場建得和巴西一樣多,再有公平、透明的選拔機制,就能吸引更多孩子踢球,也就可以支撐起足球本身迴圈發展的基礎條件,但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足球場建得漂亮,結果很難運營,這背後是政府對於足球場該如何運營、管理團隊該如何評估業績、運行維護費用該如何預算等考慮還不夠細。如此,作為投資者,就要看自己的訴求,是投資體育本身,還是有其他的想法。”該老總表示。

但在上述兩位投資人看來,體育產業的體制改革能否進一步推進,與體育比賽成績和普及度都有關係,“比賽成績好了,更多的人有信心了,也就敢把錢砸進體育產業。因此,要使更多錢投進來,需要好的比賽成績來‘燒一燒’,國足出線,算是其中的一把火。”

畢竟,中國光球迷就超過3億,所支撐的將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這個鏈條包括俱樂部的經營、賽事的轉播到青少年的培養等。

目前,國內共有14只體育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方向主要為場館建設、賽事活動、體育文化、體育傳媒、體育旅遊、體育休閒、體育時尚等領域,但涉及足球的項目並不多。

“足球最大的資產就中超與俱樂部,現在幾乎被排名前十位的富豪所擁有,剩下的就是產業鏈上服務型以及‘互聯網+’的創業型公司,但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都能活躍起來。”李軍表示。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