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數字絲綢之路”成中日務實合作新亮點

新华丝路网
2018-10-25 16:11

已收藏


今年9月12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方向日方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了新平臺和試驗田。”在安倍10月的訪華行程中,圍繞“一帶一路”的合作,料是重點;相關部委還將舉行“技術革新對話”,就加強高科技領域雙邊合作求得共識。

眾所周知,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下一代數位化資訊技術為代表,萬物互聯將致傳統製造業顛覆及重構。中日面臨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爬坡及產業技術升級。對此,理應借鑒中德攜手應對挑戰的胸襟——2016年漢諾威工博會期間,兩國成立“11+7”的工業城市聯盟,推動姊妹城市擁抱現代製造業。

中國兼具製造大國與使用大國的雙重身份,大資料資源豐富。鑒於“一帶一路”倡議涵蓋資訊產業及相關政策,較之地理空間色彩濃厚的“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乃至側重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絲綢之路”,重視資訊技術的“數字絲綢之路”或成中日務實合作的新亮點。

一是兩國應推動“製造哲學”和“製造文化”的互學互鑒——理清發展製造業的經驗得失,審視各自競爭力優劣勢,以適應國際製造業格局新變化;進而將新產業革命孕育的“轉型力量”與經濟增長戰略掛鉤,以增進製造業企業在價值鏈上的網路協同,構建及夯實“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的基礎。

二是聚合中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訊技術領域人才,借力“一帶一路”倡議出臺的產業、技術、貿易和市場政策優惠,深化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合作。中國將進一步改革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放寬市場准入,擴大製造業開放,用好大資料資源競爭優勢,引領關於數位資訊處理的國際規則制定。

三是攜手推動沿線國家資訊公路建設,暢通“資訊絲綢之路”。據悉,日本政府在醞釀提供政策性資金,援助“一帶一路”沿線的中日聯合專案。其中,提高物流網便利性是扶持重點。鑒此,“鐵公雞”(鐵路、公路、基建)項目不可或缺,虛擬聯通經絡更應與時俱進——加強沿線各國商品和金融資料跨境流所需的互聯網、物聯網等。

四是推動“跨境電商”發展,擴大中國對日本高品質商品的進口。中國經濟結構漸向以個人消費為主的內需主導型轉換,刺激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日本經產省估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將從2017年的1.337萬億日元增至2020年的1.905萬億日元。中日企業乘跨境經濟之順風,勢將獲得巨額“特需”。

舊荷但比新荷深,新荷總比舊荷翠。這幾年,神戶制鋼等日企相繼曝出品質醜聞,凸顯“日本製造業破綻”。究其根本,乃日本製造業囿于傳統工業革命的標準化+合理化模式,奉為圭臬的“合理化經營”神通不在。鑒此,有不少日本專家認為,日企需向中企學習“創新探索”辦法,引進新一代數位技術,通過網路化+資訊化來改變製造業。

從2010年起,中國躍居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直面新工業革命浪潮,中企力推工廠自動化,積極擁抱智慧製造。2015年起,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中國製造業對外投資大幅增長。2017年以後,中國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規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創新和智慧製造,對招商引資提出更高要求。

日本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1972年中日建交迄今,兩國關係磕磕碰碰,停停走走,其重要啟示即是政治關係發展離不開經貿合作推動。正如日本權威的《金融財政商貿》撰文所指:“日企長年的海外投資經驗與中企的資金實力相結合的全球化商業行為,應是合理的戰略。”

值此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之際,兩國經濟界、學術界應進一步做好以互通有無、計利天下為主旨的“絲路精神”闡釋,以古“絲綢之路”的“大敦煌”等吉祥物帶有的文明基因,作為歷史紐帶、文化符號與合作圖騰,喚起中日兩國共同記憶,消除隔閡,化解互疑,不懈推進數字經濟合作。(陸忠偉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