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從2名技術員到200萬科技人才--創新力量彙聚深圳

新華社,深圳
2020-09-18 08:56

已收藏


新華社深圳9月18日電(記者陳宇軒)5年過去了,劉培超仍然記得深圳這座創新之城的高效率帶給他的震撼:上午畫完圖紙交給工廠打樣,下午就可以拿到產品,晚上就開會討論該如何改進。

當前,劉培超創立的越疆科技公司在全球桌面型機械臂市場的佔有率超過60%,從第一代桌面機械臂到最新的智慧機械臂,操作精度從0.2毫米提升到了0.02毫米,達到了工業級水準。

在他看來,這些成績得益于深圳發達的供應鏈、人才鏈、資金鏈,"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世界各地追夢的人才彙聚於此"。

然而,40年前的深圳還是另一幅景象。資料顯示,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這座邊境小城只有2名技術員--一個拖拉機維修員和一個獸醫。如今,據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估算,深圳的科技工作者接近200萬人。

加速、等紅燈、打燈變道……在深圳市南山區一段約10公里的公開測試路段,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正在車流中進行一天8小時的往返測試。

2019年成立的深圳元戎啟行公司是自動駕駛領域的初創企業,公司的研發人員占比高達80%,成立一年多來已經在感知技術、傳感系統方面取得突破。

元戎啟行副總裁劉念邱說,在深圳,公司能夠招聘到大量的企業研發人員,這是公司得以快速發展的基石。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今年仍然會加大研發投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快自動駕駛在計程車等應用場景的落地。

深圳科技大軍的主力在企業。40年來,深圳形成了獨特的"6個90%"--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自企業、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自龍頭企業。

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達到2.6萬億元,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00家,總數達1.7萬家。

另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端科研資源開始向深圳聚集,更多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正在湧向深圳。

從萌生回國的念頭,到坐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實驗室裡從事自閉症研究,周暉暉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是他對"深圳速度"的第一印象。他期待,自己能夠在這裡得到國內外更多科研資源的支持。

經過五年的艱苦攻關,2019年,由周暉暉牽頭的多國聯合科研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了自閉症研究的最新動物模型,這是近年來該領域取得的關鍵性突破之一。

"深圳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開放,有一種廣納全球科研工作者的態度,給科研人員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寬鬆的環境。決定回國之後,我很快就得到了深圳人才政策的支持,讓我對紮根這裡更有信心了。"周暉暉說。

來自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的資訊顯示,近年來,深圳建設了多個由諾貝爾獎得主牽頭的實驗室以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多所中外合辦大學。目前,深圳全市基礎研究機構達到13家,已建成各類創新載體約2200個--深圳正在成為全球高端科研人才的聚集地。

站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陣地的新起點上,深圳正加速探索體制機制創新。

作為首批廣東省實驗室之一,鵬城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不定編制、不定級別,採取專案制開展科研工作,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為、騰訊等高校和科技企業聯合攻關,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智慧財產權雙方共用或者合理分配。在這樣靈活的機制下,鵬城實驗室快速組建了以23位兩院院士和1800多名國內外優秀青年學者為主體的人才隊伍。

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允許深圳科技企業在公司股權結構中實行"同股不同權",這意味著科技企業創始股東在公司進行多次股權融資後,仍然能夠以較小的持股比例享有公司的控制權,這是對創始股東權益的極大保障,有望吸引更多人才到深圳逐夢。

"40年的經驗表明,人才是深圳最寶貴的財富。未來,深圳應該探索更寬鬆、更靈活的科技創新制度,為全球人才營造創新創業的一流環境。"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