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精選】為了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 深圳“豁出去了”

新华网
2019-04-12 11:57

已收藏


今年3月,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印發的《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實施,36條扶持措施貫穿實習、就業、創業初期、企業發展期等全過程,為港澳青年來深創業、就業送出前海迄今扶持力度最大的“大禮包”。

“相關措施力度空前,從創業和生活多方面給予補貼支持,對初創港青很具吸引力,也鼓舞了港青到前海發展的信心。”深圳香港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梁景陽說,“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如今深港青年的交流愈發頻繁,越來越多香港青年想要來內地工作或創業。”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賦予大灣區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綱要》多次提及“人才”一詞,並提出“在便利香港居民來深發展上下更大功夫”。事實上,深圳近年來在此方面做了積極探索,比如港人就業免辦就業證、住房公積金提繳享受市民待遇等。未來,深圳將積極落實國家政策,加快完善配套政策,讓港澳青年來深創新創業更加便利。

從成本驅動到創新引力城市氣質吸引“過河”創業者

上世紀80年代,香港力嘉紙品公司老闆馬偉武從香港跨越羅湖橋來到深圳。彼時,香港工業發展正盛,用工、用地成本隨之水漲船高;而隔河相望的深圳,接連出臺優惠政策,市場活力與日俱增。

“我到深圳考察後,就決定轉戰內地,這是機遇。”1986年,馬偉武在深圳橫崗的工廠正式開張。在他看來,深圳不僅土地、人工成本優勢明顯,政府部門還經常主動上門詢問企業的訴求和建議。

馬偉武的選擇並非個案。香港與深圳僅一河之隔,港人習慣稱到內地為“過河”。時至今日,香港青年“過河”創業者日益增多,不同于過往吸引港商的生產成本優勢,當下深圳的人才政策和產業基礎等“軟環境”對港青創客的“磁吸效應”愈發凸顯,赴深創業、就業,甚至過著雙城生活的香港青年越來越多。

在寶安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港澳等地青年的文創作品以“展覽館”的形式進行展示。該基地還為創新創業的港澳青年提供創意工作空間、生活空間和後勤保障空間等一攬子配套。“在這裡,我們擁有更多實現跨行業合作的機會。”招財貓品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依託深圳的產業優勢,能將香港頂級的設計理念和產品更好地輻射、推廣到全國乃至全球。

2015年,土生土長的香港“90後”曾義在深圳龍崗創辦了“708090創客匯”,為深圳及香港創業青年提供優質創業服務。“華為、騰訊等名企在深圳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誕生與壯大,‘奇跡’成為了這座城市的DNA。”談及來深創業的初衷,曾義表示,深圳與香港相近的地理位置、成熟完善的產業鏈、彙聚八方的青年人才等優勢,讓他看到了創新創業的星星之火。目前,“708090創客匯”已有超過50個項目團隊進駐,總融資規模超過1000萬元。

“自2015年開始,北上深圳就業或創業的香港青年數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立方科技是“前海招商”合夥人之一立方匯旗下品牌,致力於城市人才數位化運營,立方科技專案總監李綠婷進一步介紹稱,與早年北上就業的香港青年多選擇外企不同,近3年來,他們很願意選擇深圳知名民營企業,比如華為、騰訊、大疆等。“同時,在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也越來越多,他們大多有科技專業背景。”李綠婷說。

6年間港企數量增長513倍 前海成港人北上創業第一站

“今天你在香港問起來,大家都知道前海有個深港青年夢工廠。”說起如今前海在香港的知名度,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頗為自豪。

在洪為民看來,前海從規劃、基建,到後來的城市新中心建設,都給了港人很大信心。“原來前海不是說說而已,房子真的會蓋起來,路真的會通,地鐵真的會有出口……這些是老百姓關心的,讓港人對前海有一個立體的印象。”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累計註冊港資企業1.08萬家,合同使用港資突破萬億美元。“前海管理局2012年成立時,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註冊港資企業21家,合同使用港資7.37億美元;到2018年底,這兩個數字分別增長513倍和137.6倍,達到1.08萬家和1021.5億美元。”洪為民說。

深港青年夢工廠是前海最受香港創業者關注的“名片”之一。每週一,25歲的投資經理譚金慶都會從香港總部趕往前海上班,成為眾多往返深港兩地過著雙城生活的一員。“前海市場化水準很高,註冊一家外資企業,資料齊全一周就能辦完。”譚金慶說。

自2014年12月開園至今,深港青年夢工廠已孵化創業團隊356家,其中,港澳及國際團隊176家;超半數項目成功獲得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成為深港及國際青年創業者的搖籃。

一系列優惠政策與創新制度的先行先試是前海吸引港人的關鍵因素。“深港青年夢工廠的一些管理模式貼近香港,而且在租金、稅收等方面給青年創業者政策優惠,有助於初創團隊成長。”入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的香港青年林恒一表示。

來到深港青年夢工廠創業的香港青年彭奕亨欣喜地發現,除了個稅優惠外,還可享受人才房等便利政策。由於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只有24歲,大部分都沒買房,彭奕亨為員工申請前海人才公寓龍海家園的租住權,“租金才是周邊社區同面積商品房的一半,通勤才十幾分鐘”。

聚焦人才合作是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框架下,促進深港合作的重要工作之一。“聚焦深港人才合作,打造港人內地發展平臺。”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區党工委書記、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接受採訪時表示,前海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建設粵港青年創業區,研究起草了《前海粵港青年創業區實施方案》,推出了深港青年夢工廠、深港創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鎮、深港文創基地等深港合作系列平臺,成為港人北上創業的第一站。

持續優化人才政策打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體系

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下同)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綱要》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除上述政策外,今年以來,深圳正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持續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更具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體系。

今年1月,《深圳市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措施》正式實施,提出將法定勞動年齡內的港澳居民納入深圳自主創業人員範圍,這也意味著這些港澳居民在深圳自主創業,將享受深圳市的相關扶持政策。

2月,深圳總投資達749億元的31個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就有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港青年夢工廠二期等涉及香港青年在深創業的專案。目前,福田保稅區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展示交流中心等項目也已進入啟動階段,保稅區內的廣田深港國際科技園將引進深港及國際重大科研專案和創新型企業,共同創建面向全球的深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預計今年6月將全面投入使用。而深港青年夢工廠二期專案則將助力前海加快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重大平臺建設,打造前海“創新產業孵化核”和香港“優勢產業集聚平臺”。

隨著深圳“秒批”入戶再升級,在香港畢業生也可以享受“秒批”的便利。據悉,在港畢業生通過“留學人員引進”的方式,可以直接在網上或手機端申報,所有落戶材料無需到視窗領取,實現引進的“零到場”。“希望通過這種政務改革提供的便利,能夠吸引更多從香港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到深圳來落戶。”深圳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9年,深圳將實現“人才引進業務秒批”辦理全覆蓋,並將安排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人才安居工程等各類人才專項資金76.7億元,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用得好。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安然認為,大灣區的“軟建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所有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人有地域認同、情感認同,讓引進人才喜歡上新落地的人和事、工作環境等,進而從“生活滿意”上升到“由衷喜歡”。

■觀點

消除香港青年北上創業顧慮 深圳還需做不少“功課”

近日,香港青年協會旗下的青年創研庫發佈了一組調研數據。調查顯示,近六成香港受訪青年願意到大灣區其他城市考察或實習,一半人願意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創業,港澳青年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充滿期盼。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如火如荼,但港澳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率仍然不高。”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東亞銀行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提到,粵港澳政策的差異,制約了人才、資金、資訊、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流動,港澳青年對粵港澳大灣區相關資訊瞭解不足,很多就業創業措施的宣傳和管道都有待改善。他建議,推出一站式資訊搜尋平臺,方便港澳青年隨時通過手機查找相關的資訊及政策。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打造人才高地”方面指明目標和方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創新,而教育、人才是帶動科技發展、推動創新的重要動力。”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硬體設施已經具備吸引國際人才的條件,目前要更多注重軟體方面的建設,搭建起人才網路。

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開通,許多香港青年過上了深港雙城生活。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提到,目前雖然實現“1小時生活圈”,但還存在一些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香港青年到深圳上班,來回車票需要150元,“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個交通成本是很高的”。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看來,人才培養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至關重要,“比如,香港的基礎研究型人才比較多,深圳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比較多,把這兩邊的人才組織起來,可以作出更多貢獻”。

在科研方面,徐揚生認為,深圳具備讓香港的科學研究真正發揮作用所需的產業鏈,聯動香港的人才、基礎科學研究,深圳能成為一個國際創新中心平臺。徐揚生還表示,如果把大灣區在醫療衛生方面的資源融合起來,醫學的教育品質、醫學人才的培養效果以及醫療品質都將提高很多。(記者 胡百卉 統籌 張東方 夏凡)

原標題: 深圳向港人拋出“大禮包”,36條政策利好貫穿創新創業全週期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