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戰略高度升級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蓄勢待發

中国财富网
2018-03-15 09:20

已收藏


“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在擘畫中的藍圖和目標愈加清晰。

今年,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粵港澳大灣區”再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成為一個高熱度的焦點話題。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已經基本完成。”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日前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透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新進展。

同日,在同一條“部長通道”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表示,要通過對相關的法律政策調整完善,對有關的體制機制創新改革,來促進大灣區的人員、貨物、資金、資訊更便捷地流通,使大灣區的資源能夠得到有效集聚整合,使粵港澳三方的優勢能夠得到互補,產生一種協同效應。

提法不一樣:戰略高度升級

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獨具特色,“一國兩制”、三種貨幣、三個關稅區並存。

“這種特殊性,可能就是最大的價值。”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醫院管理局原主席、香港智經研究中心原主席胡定旭說,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唯一性,即便在全球都是最特殊的。

這個不一樣的特色,也讓粵港澳大灣區有著不一樣的戰略定位。稍有留心就會發現,“粵港澳大灣區”在2017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於2018年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提法上有了不同。數個文字的差異背後,卻是戰略層次的重大升級。

一個明顯的變化在於,2017年的提法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今年已經變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這說明,粵港澳大灣區在規劃的範圍和高度上已經出現了重要變化。與此同時,規劃進展也由2017年的“研究編制”變為“出臺實施”。

另一個變化相對更為重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粵港澳大灣區安排在區域戰略部分進行表述。如此一來,“粵港澳大灣區”與“京津冀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樣,上升到了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高度。

這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較2017年有了重大升級,補上了國家在南、北、中縱向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上的拼圖。

張曉明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他表示,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粵港澳三地政府包括民眾的積極努力,假以時日,粵港澳大灣區一定能夠建成足以和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相媲美的國際大灣區。

建設不一樣:基礎條件厚實

2017年資料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突破10萬億元,遠超三藩市灣區,躋身全球第二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以不足全國5%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2%的經濟量。

對比發現,粵港澳大灣區較東京灣區、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在占地面積、人口、港口集裝箱輸送量、機場旅客輸送量等方面,都有著絕對的優勢。這些基礎條件的優勢,成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向國際一流灣區飛躍的基石。

“廣東省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說,目前港珠澳大橋已具備通車條件,廣深港高鐵也基本建成,今後還會建設世界一流的港口、一流的機場等。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要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進。”何立峰表示,要規劃領先,加快編制產業發展、交通、生態環境等方面專項規劃,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平臺載體規劃設計實現全覆蓋,不斷加強粵港澳三地人員交流、貨物流通、資金流通等方面機制措施建設,著力推動建立解決矛盾問題決策機制和工作協調落實機制,共同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級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

馬興瑞說,大灣區規劃方案出臺後,廣東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參與建設:一是建設工程中要有良好的組織協調機制,在目前與香港、澳門原有的合作機制基礎上,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建系統性的協調機制;二是要有順暢的彙報溝通機制,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彙報建設情況;三是要進一步細化規劃方案,制定出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四是要構建粵港澳三地以及其他地區廣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制。

前景不一樣:高端要素眾多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頭戲。

“抓住大灣區發展的核心關鍵,推動更多領域實現率先突破、率先發展,以點帶面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加快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世界創新強國提供更有力支撐。”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這一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建言,充分利用港澳人才、資金、國際化程度高等優勢,支持粵港澳聯手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大灣區佈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做實做強粵港澳高校聯盟,加強高等教育協同創新,消除科創資金流動障礙,促進科創人才更加便利交流交往等。

去年12月25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對外公佈。日前,香港已經對深圳河套地區進行了首次財政撥款,“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河套地區)開始啟動。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將與香港對接,被譽為大灣區“黃金軸線”的香港—深圳—東莞—廣州,開始串聯,未來將在這條走廊上進行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在這條走廊上,有著3月8日IPO申請過會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以及華為、騰訊、大疆、順豐等一大批科技創新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在這條走廊上,有著高水準的高校研究資源和人才資源,還有港交所、深交所兩大交易所及眾多金融機構,將進一步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瑞德資本集團董事長魏明德通過數位對比發現,在大灣區內,珠三角9個城市的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例已與美國、德國處於同一水準。同時,這裡聚集了16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高校數量遠多於東京、三藩市灣區。

這些高端要素集聚後將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必將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一流灣區的願景成為現實。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